导学团队 CHARACTER

【“五导”导学团队】“抗盐”团队的诞生——访王宝山教授导学团队

作者: 时间:2018-04-19 浏览量:

盐碱地:能变天使的魔鬼。在中国,盐碱土分布广泛,总面积达1亿公顷,而如何把盐碱土变为沃土,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令无数学者们为之痴迷。在山东师范大学里,有着这样一支始终致力于研究抗盐植物机理,提高植物抗盐性,改良盐碱地的“五导”卓越导学团队。该团队由生命科学学院王宝山教授领衔,团队名为“植物抗盐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团队已有教师11人,全部为博士学位,博导3人,硕导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2人。近三年来,团队成员在ESI“动物学和植物学”学科期刊发表论文累计61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The Plant Cell, Plant Journal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申请专利2项。团队所在实验室获得“党员示范实验室”称号,团队多名成员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经验丰富的“剧组”

一个经验丰富的剧组,首先要有一位优秀的带头人,那就是——导演。

王宝山“导演”虽然已经快60岁了,但他像年轻人一样喜欢穿牛仔裤,会用一些时髦的词语和成员交流;他讲课风趣认真,常常会蹦出一串标准的英语,同学们私下里偷偷称呼他为“Mr. Wang”。王宝山“导演”经常给成员“说戏”,团队有“每周一组会,每月一高水平学术报告”的交流频率,团队成员按时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实验进度、实验困惑和实验目标,导师对成员近期的实验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法;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植物,感受自然,导师们还常常带领成员外出采集标本,去贴近植物的生活,放飞自我。

王宝山老师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要开拍一部戏,剧组必定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使拍摄进程顺利。在“植物抗盐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团队这个“剧组”中,为了规范科研活动中的每一环,推动团队发展,便制定了严格全面的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安全”、“请销假”、“仪器使用、药品购买及保存”、“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使日常科研活动有法可循。

有这样一位温和儒雅,渊博睿智,严谨认真,从容大度的“导演”,再加上周围浓厚的学术氛围,又怎会不出高徒?团队中有的成员成为第二批国家“青年千人”的人才;有的成员获得“山东省级博士优秀论文”和“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博士生韩国良发表数篇高水平SCI论文,获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十杰”荣誉称号,入选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术新人培训计划”,同时还兼任着辅导员。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

在拍摄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对剧本不断的“打磨”、“塑性”,才能讲出一个好故事。

走进生科院科研小楼305309,我们看到的是团队成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阅读文献,整理实验报告;有的在观察实验幼苗,测量实验数据;有的在聆听老师的教诲,探讨实验过程。这就是“植物抗盐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导学团队日常的科研氛围,王宝山教授常常教导团队成员:“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就是捷径,要做好科研,必须踏实肯干。”就这样,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认真地负责好自己的那个小单元,不断的修改、建构,使团队整体有了大的提升,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近三年来,团队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海洋“863”重点项目1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团队成员有5人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11人获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多人获得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目前,主要骨干均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10多项课题。

    植物抗盐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导学团队师生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做科研的人,需要对所得的实验结果不断地推敲、验证,不仅要耐心、严谨,还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挫折中依然坚持,永不言弃。

成员间的“信任感”

一部戏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演员的演技,而演技,不仅仅是演员表达好各自的独角戏,更是彼此的信任和成全。就像生命,它能够存在并如此鲜活,并不是细胞的简单加和,而是它们构成的系统间的相互合作。

  “植物抗盐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导学团队展现给我们的是他完美的演技,一个充满朝气的“生命体”。纵观团队的组织架构,作为团队的大脑,王宝山教授既在团队发展建设的总体方向上统筹协调,也注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团队注入精神和信念;团队中的所有老师各司其职,与国内外的专家频繁交流,取长补短。

   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团队内部注重帮带,教师悉心指导学生,高年级学生帮带低年级学生,促进共同进步。团队教师帮助学生研究、制定实验方案,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完成实验操作,整理、汇报实验结果,并最终形成科研论文。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团队成员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实事求是、踏实认真的进行着科学研究。比如工作两年后再考入山师大读研的杨真,入学之初,她对实验室了解甚浅,实验操作能力差,英文水平低。进入实验室后,袁芳、冯中涛和贾玉辉等团队成员对杨真进行了全面的辅导,从实验的操作到英文的阅读写作,整个团队齐力帮助杨真更好的融入实验室,更快的提升自身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再如跨专业考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李艳迪,因为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开始做实验时是比较吃力的,但是王宝山老师一直在鼓励她,提高她的自信心,而她也因为王老师的这份鼓励和信赖,飞快的提升了自己。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对于整个团队的成员而言,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实验室就像是家一样的存在,他们彼此之间除了是搭档,更是家人。团队老师齐心关注团队建设,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他们都用心培养着每一个人。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实验室,拼搏了日日夜夜,

以便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想拥一片抗盐的绿意,

长在盐土、碱土中。

阳光下,

慎重地长了叶,

片片都是我奋斗的目标!

当你长成,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触摸,

   是我期盼的热情!



   记者:唐蓉 王瑶 辛丽 

   摄影:孙晓清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