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应分子与纳米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徐福建教授来我校作主题为“多羟基阳离子基因转染载体”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在千佛山校区一号楼1201报告厅举行,由科技处处长毕华林教授主持,校长唐波教授出席了报告会,化学院师生聆听了报告。
首先,毕华林对徐福建来我校作学术报告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徐福建的科研工作经历和学术成果。报告中,徐福建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和合作伙伴,并介绍了北京实验室成立的时间,实验室规模和研究方向。在介绍了多羟基阳离子应用的背景和优势的同时,也详细地阐述了此技术在PEGA,外加磁场和量子点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运用,用大量简单易懂的图片、研究数据和表格充分体现了多羟基阳离子在基因和生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讲述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对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在问答环节,老师和同学们针对今天的报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徐福建耐心细致地给出了解答。最后,徐福建欢迎山师的莘莘学子报考他们课题组的专业进行博士攻读。通过本次报告会,老师和同学们受益匪浅,也涉足了多羟基阳离子在生物体中的运用,有效的将化学和生物医药有机结合,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同学们对科研工作更大的热情。
徐福建,1999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化工系;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国家重点验室攻读硕士;200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化工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攻读博士, 2009年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2014年任医用生物材料北京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材料表面医用功能化修饰)
Biocompatible Surfaces (生物相容性表面)
Control of Cell Adhesion and Detachment (细胞粘附可控表面)
Controlled Surface Patterning for Biosensors (生物传感器材料可控表面图案)
Controlled Immobilization of Biomacromolecules (特定生物大分子可控表面固定)
Functional/Smart Material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医用功能化/感应材料制备)
Stimuli-Responsive Macromolecules for Drug Delivery (药物释放响应材料)
Functional Non-viral Polymer Carriers for Gene Delivery (基因释放高分子载体)
编辑:陈佳惠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