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ACADEMIC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920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若干思考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慧瑾 时间:2021-11-27 浏览量:

11月26日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长清湖校区正德楼430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学术论坛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若干思考”为主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童子豪、董愉彤、任月锟担任主讲人。学院本硕博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 

董愉彤首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她认为正确理解其内涵、深入了解其之间的联系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要想打造更牢固的教育工作基础,必须深入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苏亚琦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内在逻辑。她认为“三大规律”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规律组合,它们之间密切关联、彼此支撑,反映了执政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三个规律,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王磊则在细致分析“三大规律”特征的基础上,详细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相互关系。在新时代坐标中, “三大规律”共同构成了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规律体系。必须对其整体把握、一体遵循, 促进规律体系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A6E06

任月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分析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理论意义。她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性、普遍联系原则。孙心璐从“三大规律”的实践意义切入,分析了“三大规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她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遵循“三大规律”有利于提升教学时效性、深刻性、针对性。王民莹以提升“三大规律”运用效能为线索,阐述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遵循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她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形成完整的育人体制机制等具体举措,是提升“三大规律”运用效能的具体路径。

 童子豪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应对新挑战。

本次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同学们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了解,促进了学院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营造了钻研求实、勤学善思的学术氛围。(摄影:刘熙雯 张鹏越)

供稿审核人:孙   蕾    

编辑:李   元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