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长清湖校区正德楼430学术会议室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郝立忠担任报告会主讲人,作题为“怎样写好科研论文”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孙蕾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共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郝立忠以“怎样写好科研论文”为主题,从科研论文的准备工作、科研论文的选题遵循、科研论文的基本类型、如何写好科研论文四个方面入手,为在座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郝立忠从科研论文的定义切入,阐述了“如何做好科研论文”的准备工作。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创立新学科、建立新体系、创造新观点、解决新问题。郝立忠表示,同学们应打好相关的理论基础,融会贯通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此作为科学研究的必要知识储备,用健康的体魄和充足的时间完成科研工作,产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关于科研论文的选题遵循,郝立忠认为,学术研究不可“随大流”,批判思维和逆向思维是科研选题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郝立忠结合论文题目的选定、论文的初步论证以及提纲概括等方面,向同学们讲解了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他指出,论文题目要新颖,论文论证要清醒,提纲概括要严谨。
郝立忠将科研论文分为立论文、驳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科普论文以及综述翻译评介类文章共六种基本类型,结合论文具体案例,向同学们分享了论文写作的经验和建议。郝立忠从如何把握学术前沿和科研论文写作基本要求的角度出发,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郝立忠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分析了“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的现实问题”。一是在理论方面,要警惕马克思主义遭遇的两个挑战——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二是在实践方面,要研究现实社会中的思想问题、文化问题、制度问题、经济问题、科技问题,为现实服务。郝立忠,还指出了写科研论文必须予以杜绝的8种流弊,对当前科研论文中存在的抄袭、文不对题、逻辑混乱、盲信权威、引用不规范等现象进行了批判,为同学们的科研论文写作敲响了警钟。
郝立忠的报告内容全面、分析透彻,使在座师生对“怎样写好科研论文”有了深入而全面的认识,为学院研究生同学树立正确的科研观点、提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等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营造了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学术氛围,对于学院的学术研究和良好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主讲人简介】
郝立忠,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兼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等职。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形态学研究。先后承担省社科基金课题4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哲学论文六十余篇,主要学术专著有《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研究》《走出彷徨:马克思教你科学独立思考》《哲学形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化》等。(摄影:王艳洁)
供稿审核人:孙 蕾
编辑:李 元
审核人: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