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人民日报》以八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介绍了山东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经济、文化、生态、民生各行各业的发展成就。除记者采写的稿件以外,还有我校李掖平教授的署名文章《为鲁剧的辉煌成就喝彩》。
文章高度评价了五年来“鲁剧”精品迭出、好评如潮的创作实绩,认为山东影视剧紧扣当今中国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弘扬正能量的精准文化指向,以为时代、为人民鼓与呼的民族文化皈依感,与广大民众“心象共通”、“情绪共振”、“思想共鸣”。
文章指出,鲁剧在健康向上、尚善尚美的艺术理念引领下,以正确的道德律令为审美立足点,通过讲述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弘扬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带给观众积极有益的思想启迪和人性教化。如《马向阳下乡记》,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挂职基层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成长经历,主人公马向阳在广阔的农村舞台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在基层挂职的具体实践里,不断丰富工作经验、坚定政治信念,不断健全和完善自己,最终为农民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农业赢得了转型升级的创新,为农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再如《女怕嫁错郎》讲述了美丽的乡村媳妇蓝月勇敢面对爱情失意、生意挫败等生活磨难,不灰心不放弃,以坚韧抗争和努力拼搏,维护了家庭内部的和谐,取得了事业成功的故事,树立了胸怀理想积极进取的农村新女性形象。这些“知民情、接地气”的优秀电视剧,以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引领人性向真善美的境界不断提升的正确导向,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蕴。
文章认为,鲁剧高扬齐鲁文化厚德仁民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精神,努力建构具有当下性、大众性、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现实主义影像品格。从当下中华民族姿态各异的生存情境入手,生动展现和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抗争与奋进、温暖与感动,深入揭示当代中国和普通民众生活的基本状态及其本质,进而确立起自己独特的齐鲁文化标识。从悬疑重重斗智斗勇的现代谍战剧《伪装者》,到义薄云天情义千秋的古装传奇剧《琅琊榜》,从全景式再现中国当代农村60年的现实生活和农民精神演变历程的《老农民》,到制作精良的抗战传奇史诗巨制《红高粱》,都充分诠释和展现齐鲁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对当下中国影视剧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镜鉴意义。
文章认为,坚持题材类型多样化、审美风格多样化、影像技术多样化的创意策略,借鉴整合古今中外成功的艺术经验,有机融合音乐、绘画、戏剧及小说的各种元素,灵活运用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思想观念和影像语言,逐步建构起杂树生花繁复多彩的鲁剧品牌。从题材类型来说,鲁剧已覆盖家庭、青春、励志、爱情、武侠、战争、科幻、悬疑等众多片型;从影像风格来说,涉及悲剧、喜剧、历史剧、现实剧、动漫剧、魔幻剧、象征剧等多种范式;从艺术手法来说,鲁剧既有写实手法向人类生存的纵深处开掘,以线性叙事揭示人性的美好与卑劣;也有借鉴倒叙插叙的文学手法,通过大量镜头的闪回、穿插来折射现实生活的复杂与驳芜;还有捕捉和定格一个个镜头感十足的生活横段面来引起观众的深思与回味……总之,当今的“鲁剧”,正承载着“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神圣艺术使命,以高标独立的“地域文化,中国品牌,世界口味”,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敞开了中华民族的影像魅力。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