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展示

WORK

“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服务团赴平阴县洪范池镇调研活动纪实

作者:地理与环境学院 时间:2018-08-27 浏览量:

为响应团中央“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乡村振兴暑期专项行动的号召,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暑期实践队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在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8月22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洪范池镇政府,受到了镇政府领导的热情接待,随后与洪范池镇凌丽镇长、郭慧主任和万肇平老师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实践团队队员与政府领导就乡村振兴,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主要思路进行相互交流。全面了解了该镇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基本情况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洪范池镇积极响应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采取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并在自身优越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果业、旅游业,力争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旅游模式综合发展的特色小镇。

当天下午,实践队在万老师的带领下,对洪范池、书院泉、扈泉、白雁泉、墨池等名泉实地考察,领略洪范池镇泉水文化,聆听书院泉泉水叮咚,感受扈泉的磅礴之势。洪范境内村村有山林,处处有山泉,境内山环水绕,风景如画,有“齐鲁泉乡”的美誉,现已成功举办两届“泉水文化节”。洪范众多泉池常年喷涌,流水潺潺,其中龙池、东流泉、日月泉、扈泉被评为济南市新七十二名泉。清醇的九泉水,滋润着这方沃土,使洪范池镇花草葳蕤,林木茂盛,稼禾茁壮,林果丰实,矿泉水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次日上午实践队在万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浪溪河湿地和东阿水库,了解流域水环境治理情况、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及污染情况。浪溪河汇集九泉之水,是平阴重要的水产基地。镇政府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坚决查处破坏河库水体环境、水域岸线的乱占乱建、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各类违法行为,切实加强了涉河库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治。

次日下午实践队考察了东峪南崖村、陶峪等北方传统古村落,一睹古村落的原始风貌,队员们在蜿蜒的古道上感受着洪范几千年的沧桑历史,回味无穷。同时实践队走访了村民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村民们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和农村实际发展情况。调研小组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达156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洪范池镇有86%的村民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后,村民普遍反应当地的道路建设有了大幅提高以及他们的医疗卫生保健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今后的发展,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专业指导人才引入以及提高收入水平是村民最关心、最关切的两个问题,并有村民希望提高孩子的教育保障水平,同时还有村民希望在实施政策过程中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他们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三天上午队员们深入田间小道,走到村民身边,并与丁泉村、陶峪村、白雁泉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各村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及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村村支书普遍反映村里空心化严重,年轻人外出务工造成的劳动力不充足以及现代化办公的普及难问题是该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村民的观念意识难以改变,造成农村土地流转困难,阻碍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几天的调研和走访,实践队了解到林果业是洪范池镇的支柱产业,此外在镇政府的支持与大力推广下,全域旅游已成为洪范池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打造了“采摘节”、“泉水文化节”等品牌项目。近年来,洪范池镇在其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全域旅游”的思维,形成了以泉水小镇、大小黄陶峪体育项目体验区、阎庄生态养老养生区等招商项目。镇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大力给予各村政策扶持,积极帮助果农改良果品,增加收入。最后,实践团队就该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镇实施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汇总,积极反馈给镇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希望能够对厘清今后洪范池镇乡村振兴实施的侧重点有所帮助。

在实践中,队员们齐心协力,不怕苦不怕累,同时在我校领导老师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