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ACADEMIC

南伊利诺伊大学于天龙教授来教育学部作“多元社会里的道德教育”学术报告

作者:教育学院 刘凯月 时间:2019-06-25 浏览量:

6月23日上午,教育学部邀请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于天龙教授,于田家炳教育书院4330室作了题为“多元社会里的道德教育:挑战与出路”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教育学部副部长冯永刚教授主持。教育学部青年教师、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讲座伊始,于天龙教授讲述了自己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结缘的经历,分享了他在异国求学工作的经验。接着,于天龙教授言简意赅地切入报告的主题,指出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从概念出发,对多元社会里的道德教育进行了具体阐释。第一,道德教育是培养有德之人的教育。于天龙教授通过“吃饭教育学”这一主题,指出道德教育离不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从中美两国家长在吃饭上的教育差异入手来阐释在一日三餐中的道德教育价值。于教授指出,道德教育必须实现一种回归,即回归生活,回归本源,引导个体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第二,道德教育是符合道德的教育。于天龙教授深刻指出,我们要反对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对道德教育的亵渎。要重新审视整个教育,学校的结构、制度、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必须经得起道德的检验。第三,多元社会里的道德教育是为了社会正义的道德教育。于天龙教授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多角度阐释多元社会里的道德教育。他指出道德教育必须超越人、超越学校而直面社会,并着眼于社会问题,特别是多元社会里的社会不公正问题是最大的道德问题。要以民主的方式处理社会差异和冲突,培养公民美德,实现社会正义。最后,于天龙教授强调道德教育必须正视中国社会是多元社会的现实,批判地探索多元社会的不平等、不正义现象,挑战不平等现象背后的群体关系,实现平等、正义、和谐的社会理想。在报告会的交流环节,于天龙教授对现场师生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答。

此次报告的举行,从国际视角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全面审视,使大家更加全面认识了多元社会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为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全新视野,对于提升学部师生的国际化意识,形成国际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摄影:苏学伟)

供稿审核人:陈   正    

编辑:亓   炜    

审核:王庆荣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