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研工系统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大家谈之五

作者:研究生工作部 时间:2020-10-10 浏览量:


【导语】

观念是创新的先导、是发展的主导,是学校的制高点。教育思想观念影响着整个学校和所有的教师与学生,显现出学校现代教育风范。学校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明确今后的改进措施和工作思路,需将工作重点凝聚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上来,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近期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全校研工系统内开展转变观念大讨论,笃行“新思想”、落实“新要求”、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学术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广大研工干部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展开热烈讨论,研究生工作部征集选编了部分干部教师的感言分期刊出,推出《研工系统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大家谈》系列专栏,以期为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孙蕾: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要从想干、能干、善干三个方面不断提高,才能有效应对时代挑战,实现研究生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一、强化自身动力,提高干事的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加强领导干部对新知识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高校科研工作人员提出了“三个厚望”与“五点希望”,希望我国广大科研人员坚持“四个面向”,贯彻“科学家精神”,勇攀高峰,献身科研,加强教育。作为一名研究生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我将以此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用教育报国的初心激发想干事的自觉,不断提高站位,用思想的深度带动学生发展的高度,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有机结合,培养更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二、潜心实践育人,增强干事的本领。明确定位,走好路,做好事,关键在于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迎难而上干事创业,将一腔热忱投身于实践中。一方面,学校处于巨大的发展机遇期,每一个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增强自身的机遇意识,迎接机遇、积蓄动力、未雨绸缪、勇于进取,为自身与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在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另一方面,“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关键”,发展是每一个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与本领上应有的状态,只有保持学习的热忱,做到对待发展有兴趣,考虑发展有思路,推动发展有办法,落实发展有韧劲,才能不断进步,提高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三、注入创新活力,提升干事的智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研究生教育对象的特点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和工作的手段、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深刻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不断更新研究生育人理念,凸显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挖掘课程教育、学生组织、网络媒体等多种载体,为研究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平台。发挥学校、导师、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自身等多方主体的作用,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利用跨学科的理论,量身定制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育人方案,形成系统化的研究生协同育人机制,最大程度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体育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吴涛: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9月,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召开了“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工作推进会。通过对以上会议精神的学习,本人深刻感受到了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生教育工作关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即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历史时期,时刻牢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才能厘清“如何为”“怎样谋”的问题,更准确地做好研究生一线教育管理工作。

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一线工作者,“善为”方能“善谋”“善成”。要“善谋”,更要“善为”,要在“善为”中把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在“善为”中把“善谋”转化成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善为”中让“善谋”成为“善成”。“善为”常常比“善谋”更重要,比“善成”更具体。牢记职责任务,扎实务实工作,在“善为”的基础上“善谋”,才能使“善谋”更符合研究生成长成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具体实际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善为”与“善谋”的统一。立足“善为”,力求“善谋”,方能“善成”。


音乐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严炯:近日,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召开了研工系统“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工作推进会,会议内容的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让我们工作在一线的研究生管理者得到了深深地触动,引发了许多的思考,并结合本单位的研究生特色得出相关教育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首先,在提升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将改革理念、创新思想作为出发点。其次,始终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抓住“师范性”特点,抓住山东省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特色,也就是抓住本校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使得教育管理工作理念,有利于服务学生、服务学院、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美术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王书艳: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最高国民教育形式,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事关学校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作为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石,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从一名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的角度,我个人认为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核心是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与研究生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生导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因素,他们不仅是研究生的学业导师,更是人生导师,将思想品德养成和创新能力提升贯穿研究生指导的各个阶段;研究生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第二大主体,要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提升自身的学生管理能力、积极主动探索研究生思想规律,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引导,通过多种途径与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充分交流,走近导师、贴近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通过班团建设、研究生党支部活动、研究生会平台、参加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等来实现研究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


公共管理学院学工办主任兼研究生辅导员  陈勇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是笃行“新思想”、落实“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的必然要求;是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完善是学校加大研究生资助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都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研究生工作部从制度上完善了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和激励环节,使奖助体系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支撑,推动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此外,研究生辅导员要与研究生导师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充分发挥“导”的功能,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使学生成人;以真心的关怀与呵护,使学生成长;以耐心的指导与帮助,使学生成材。


齐鲁文化研究院学工办主任兼研究生辅导员  李莉: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研究生辅导员,备受鼓舞,也倍感振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指明了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谁培养、事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高校必须抓住“德才兼备”这个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关键。

李部长在“改革教育思想大讨论”主题报告中提到积极推动导师、辅导员与研究生“三自教育”形成“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是关键,我对此深有感触,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学术、科研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责任,自身政治立场和思想方法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导师必须深入系统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在秉持“德才并育”的理念下,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研究生指导全过程,对研究生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方法教育,在日常的言传身教与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切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环境与生态研究院研究生辅导员  赵铸:结合近期研究生教育会议和文件精神,围绕关于如何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谈一谈对我校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议。李效宽部长在推进会上提到,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目标一致是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是助力,让学术转变为生产力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协同的契机,导师、辅导员与研究生“三自教育”形成“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是关键,这让我很受启发。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政策方针,做好导师、辅导员与研究生“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构建新时代“三全”育人体系,充分调动思政教育工作各方要素共同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