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承办的第981期“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通过腾讯会议(腾讯会议号:283-837-517)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2020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朱鸿超主讲,论坛围绕STAT1的线性泛素化可控制抗病毒干扰素信号,众多硕士生、本科生前来学习交流。
本次论坛内容主要介绍了泛素化的种类和功能,并通过讲解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Regulation of the linear ubiquitination of STAT1 controls antiviral interferon signaling》文章,详细介绍了线性泛素化在修饰STAT1上的作用。
会议开始,朱鸿超首先介绍了目前研究的泛素化类型,并对细胞内部分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信号通路作了解释,尤其是对泛素化分子的链接形式:单泛素化、多聚泛素化形式以及泛素K48、K63发挥不同功能作了阐述。另外对泛素化的激活过程所需要的E1、E2、E3做了部分统计和分析。然后介绍了他本人目前所做的线性泛素化类型,并对这个复合体的形式(HOIP、HOIL-1L、SHARPIN)和结构域进行了介绍。其次针对线性泛素化介绍了一篇与该泛素化类型相关的文章。文章中,朱鸿超详细介绍了在线性泛素化复合体存在的情况下,STAT1蛋白自身的表达的水平以及IFNAR2受体的表达水平都不受其影响,而且只有STAT1蛋白在LUBAC线性泛素化复合体过表达情况下发生线性泛素化。最后,总结该文章阐明了线性泛素化的三个作用:(1)线性泛素化可以促进信号蛋白的活化;(2)线性泛素化可导致特异性蛋白的募集;(3)线性泛素化也能促进蛋白质降解。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了STAT1具有线性泛素化修饰,而STAT1的线性泛素化抑制了其与膜受体IFNAR2的相互作用,最终阻断了IFN-1诱导的STAT1激活。总之,作者发现了转录因子STAT1在静息细胞中具有线性泛素化,线性泛素化抑制STAT1的激活,从而维持IFN-STAT1信号稳态。
本次“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通过本次论坛的学习交流,同学们对泛素化类型及线性泛素化有了较深的理解,此次活动深入贯彻了“治学•修身”论坛的初衷,推动了同学们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供稿审核人:李 娜
编辑:王贝贝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