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ACADEMIC

【治学·修身】文学院举办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作者:文学院 编辑:宁玮 时间:2017-04-21 浏览量:

4月20日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文学院承办的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3309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研学华彩·文化争鸣”,特邀蒙古留学生博士研究生玛雅、2015级硕士研究生黄文翰、2016级硕士研究生王粟、刘涛作了主题演讲。文学院院长杨存昌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刘靖渊主任、古代文学陈元锋教授及刘洪强副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文学院各级研究生积极参与。

首先,刘涛的演讲主题为“诗歌:语言的魔方——中国当代诗歌的得与失”,他从当代诗歌的语言状况和语言追求两个方面剖析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现状,并对文学院学生诗人徐晓的《大雪之夜》进行朗读分析,提出了自己对当代诗歌的思考与看法。杨存昌对“从诗的角度去了解人文”的做法表示了赞赏,提出我们应该怀着文化的责任感去关照当代诗歌,并建议刘涛的论题可以更为精确,材料更为详实。

留学生玛雅则从生活出发,作了“中蒙文化差异”主题演讲,她从宗教、颜色、服装和饮食文化四个方面对中国和蒙古国进行了文化对比,并对其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原因分析。异域风情和图文并茂的讲解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刘洪强在点评中引用葛兆光“从周边看中国”思维,杨存昌则提出更高要求,希望玛雅能挖掘出具象差异背后的文化意味。

黄文翰别开生面地由吟唱一首《心经》开篇,作了“在欲而行禅:宫体诗创作的佛教文化背景”为主题的演讲。他以梁诗歌为例,通过大量的考据和佛学修养将宫体诗的佛教文化背景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陈元锋赞赏了黄文翰考据治学的严谨,并希望他能继续思考佛教与儒家的色欲观、女性观之影响。最后登场的王粟主讲题目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之所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形象生动地介绍了颜色符号、颜色词符号两个方面。刘靖渊表示,新生代的同学能将学问与生活相联系,让学术变得更加生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杨存昌在最后总结中表示,希望文学院的研究生应该心怀诗意,将文学院的学术氛围一代代传承下去,打开学术天空,实现更高质量的对话与交流。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汇集了各专业的学术声音,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广阔平台,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为学院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