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ACADEMIC

美术学院成功举办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作者:美术学院 时间:2018-05-18 浏览量:

5月17日晚7点,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美术学院承办的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在千佛山校区二号教学楼2335教室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美术学院2016级艺术学专业研究生陈煜为大家带来题为“浅谈中国古代宫廷画家的官职问题”的学术报告,全体研究生同学聆听了此次报告。

陈煜从古代宫廷画家的任职机构、宫廷画家的职责、以及宫廷画家是如何升官的这三个主要方面入手。首先,陈煜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了何为宫廷画家,以及宫廷画家的分类,主要分为画工或画匠、文人画家、非文人画家。而中国古代宫廷画家的职责主要分为,第一类宫廷画家主要是写帝、后御容,以供瞻仰、奉安、祭祀和充实皇室谱系;二是绘制功臣图,表彰大臣勋绩忠义;第三类是图记盛典、依仗、职贡、外交以及皇帝与宗亲出行等。最后一类的宫廷画家主要是描绘帝王狩猎、娱乐等娱乐生活场景和他们引以为傲的事迹。随后,陈煜以唐代、北宋的画待诏为例,针对集贤待诏、写真待诏、翰林待诏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关于宫廷画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在大家日常创作或阅读时,关注点多集中在画家所处的时代、绘画风格以及社会背景,但对于宫廷画家的具体官职了解甚少。画家做官这种现象通常被定义于文人画家,如吴道子、董源、赵孟頫、陈洪绶等。而其实以上画家即是文人画家也是宫廷画家。吴道子作为唐代的画待诏,他官职是当时兖州瑕丘县尉,而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董源则因北苑副使的官职又名“董北苑”,赵孟頫和陈洪绶则分别是元代的翰林学士与明代的武英殿中书舍人。陈煜的讲解深入浅出,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提出不仅关注画家的绘画风格和技法,也应多关注画家的生活状态,这对于大家研究美术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令人受益匪浅。

本次“治学•修身”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沟通的机会,更开阔了其学术研究的视野与思路,活跃了美院学术文化氛围。促进了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的学术互动,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和学术创新。

审核人:葛晓霞

撰稿人:袁鸣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