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在千佛山校区三号教学楼3507教室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凤鸣主持,讲师李楠作了题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吗?”的学术报告,全体研究生同学聆听了此次报告。
报告会上,李楠首先从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史上的关键事件的介绍入手,将我国房地产业划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房地产市场化的雏形阶段、炒作与调整的探索阶段、快速发展的火爆阶段以及市场趋向合理的平稳增长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李楠强调,这么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一直都在被调控,但一直没有停止上涨的步伐。接着,李楠结合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供给、较低的实体经济回报率、不合时宜的刺激政策等重要事项的讲解,分析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然后,李楠从指标法和计量模型法两个方面介绍了检验房地产泡沫的主要方法。李楠指出,通过对租赁比、空置率、房价收入比、房地产贷款占比等指标的分析来检验房地产泡沫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能绝对地界定房地产泡沫存在的程度。在对计量模型法的介绍中,李楠通过对均衡模型法和价格分解模型法的使用和分析,提出中国房地产存在一定的泡沫。接下来,李楠将我国房地产情况与日本房地产泡沫进行了数据上的比较,进而指出我国泡沫程度并不严重,远远没有达到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程度。最后,李楠对本课题做出了总结性的回答,她提出,由于近年房价快速上涨符合全球发展一般规律、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上涨潜力、政府调控的不是房价水平而是房价增速等原因,我国房价上涨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而房价高不代表有泡沫,我国房地产泡沫虽然存在,但程度很低。
报告会结束后,李楠向全体研究生们提出了建议,倡导同学们在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的同时不断与生活实际进行交互和转换创新,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实践,以期更好的完成能够解决人类当前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李楠的报告思维严谨、脉络清晰、旁征博引、前沿性突出,其思路之独到、设计之巧妙、讲解之细致,以及她对我国房地产泡沫是否存在的独到见解,令在座的研究生们耳目一新,大家纷纷表示收获良多。
此次“治学·修身”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研究生们扩展科学研究视野、激发科学研究热情,也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激励了研究生们在学术研究和创作上能够继续努力,砥砺奋进,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踊跃攀登。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