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ACADEMIC

外国语学院举办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作者:外国语学院 时间:2018-06-05 浏览量:

6月4日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在长清湖校区B342教室举行。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魏静就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之生态语言学,为全场研究生作了精彩的报告。

魏静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本专题的介绍:生态语言学的出现与发展状况、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结合文本进行生态话语分析。首先,魏静讲述到生态语言学是将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学科,研究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社会环境,还包括社会所在的生态环境。学者豪根(Haugen)在1970年8月的一次谈话中用生态间动物、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来比喻语言与其周围环境发生的相互作用。豪根提出的“语言生态学”(the ecology of language)这个术语。20世纪8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语言学家开始探索语言在环境问题上所起的作用以及通过语言可找到的缓解和解决办法。

魏静讲解生态语言学的发展是基于对生态学三个基本原则的认同:(1)承认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承认相互间的作用;(3)认识到生物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而不是相互隔离。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来保护濒危语言并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是从事生态语言学的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语言和语言实践的批评研究,或者说是对语言系统和语篇的生态批评是生态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接下来,魏静分别将批评话语分析和生态话语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做了对比,进一步体现“生态”在此处的内涵。

从多方面讲述生态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魏静通过与其他相近语言学类做对比,体现了生态语言学独特的风格和研究视角,使在场研究生比较完整地了解到生态语言学的框架和内容,有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本场讲座,也使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