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

好好爱自己

作者:重庆大学 郑淇丹 时间:2022-04-07 浏览量:

越长大,就越觉得老话说得好。

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多么形象生动。

这是2022年的第一个月,分明2021的日子还历历在目,眨眼就到年尾,好像我什么事都没做,就空耗了本就不长的人生中宝贵的一年。

但仔细聚焦,却也有大事件。

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所浏览过、感怀过、甚至评论探讨过的事会落在自己身上。意料之外,但好像也在情理之中,全球有那么多的人经历着同一件事,不新鲜。

是的,2021年,我患上了抑郁症。

身边的人都意外,有心痛的,有不解的,我也想过为什么会是自己,但至今也未有个完美的答案。

有猜测,或许是过去我都过得平静,没什么波澜也顺利稳妥,以至于读研之后,不一样的生活学习方式,较之以往更繁重复杂的任务,都化作一时难以扛起的压力向我砸来,直接就将我砸懵了;也或许是处在新的环境下,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相处对象,以及一些并不顺利的关系平添诸多心烦;还有可能是我本就不算坚强,离开避风港后还未完全意识到自己已不是个小孩子,各种冲突来临时,无所适从……

在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患上了抑郁症。

从一开始的烦闷焦虑,到时不时的崩溃哭泣,再到有些神经质,很难觉得开心……太多东西在脑子里拉扯,让人崩溃。

身体也出现反应,体质差了,睡眠差了,吃不下东西也什么都不想做。直到脑子里会蹦出极端念头的时候,我去了医院。

看到检测报告上中度抑郁四个字的时候,我觉得很累。

但身边还有那么多在关注我、爱我的人,我无法允许自己就这么消沉下去,于是开始接受治疗,吃药,做心理疏导。

其实吃药的日子挺浑浑噩噩的,大概有些安眠成分,我终日里都很困,每天守着三顿药吃完,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独自旅行了一趟,见了些一直想见的人,跟他们聊过很多,然后发现原来我并不孤独,他们也或多或少有过同样的经历。

朋友对我说,你心思细腻也敏感,所以容易被那些事情影响得更深,你的感知能力、思维活力也更强,导致你在一件事里总会想得更多,也更容易被困住。简单地说就是会钻牛角尖。

仔细一想,似乎还真是这样。

他们说,其实这也是双向的,感知能力强、心思细腻的话,虽然容易被不好的东西影响,但同样的,也更容易体会到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也更有同理心。

这确实点醒了我,在正反两面的交锋中,我需要平衡,以使自己从容地驾驭这份“天赋”。

期望,至少在新的一年里,能有些更好的改变吧。

更关注生活中的小确幸,以此抵御层层阴霾。

我想在暖阳高照的闲暇日里出去走走,毕竟“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好天气”,可莫要辜负了每一个艳阳天。让温暖的日光落在发间,裹在身上,然后沿着旧街慢慢走,看老者饮茶,黄狗相逐。等夕阳变得橙红,眯眼挥一挥手,感谢从身边路过的一切美好自得。

我想在夜晚人静的时候,静静回想曾触动自己的瞬间,再落笔慢慢写下。这一年心绪起伏颇多,我爱上了写作,或是简短的随笔,或是大篇的故事,用文字创造光怪陆离或温暖动人的世界,沉进去一道欢喜。我相信文字有力量,所以,要记得写下那些感怀来,或治愈自己,或感动他人。

我想变得再坚强些。早已不是小孩子,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压力和身不由己,纵使我不在学校里扛着往前,日后冲进社会的洪流,也依旧要迎接风浪。所以,要试着去调整自己,学着坚强些,再坚强些,让那些看似崎岖难行的路上的荆棘枝头都开出花来,然后踩着泥泞慢慢往前,越走越挺胸抬头。

我想变得再细腻些。或许如此一来,那些负面的东西也会有更大的打击力,但我还想更好更深地去品味花开花落,人情冷暖。我想让两股相反的力量同时增长,让他们交织融合,且看那时的我,又是如何模样。

还想豁达些。一直以来,总有股拉扯力绷着神经永不安宁。仔细一想,是我学不会豁达,想要的东西太多,什么都放不下,权衡就让人费尽心力,最后似乎什么也没得到,什么也没做好。如果能更通透些就好了,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用强大的信念感作支撑,让自己能活得更明白,面对诸多诱惑和选择时,也能豁达明朗。

……

其实,就是想变成更好的自己,去抵御那些从还不够好的自己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所以,要好好爱自己。那首歌唱道,“这世间风月无非落定我眸中颜色,卧天地间我独享山河,纵你一声呼喝寻来高朋满座,幸我有我爱我”。不论如何,只有爱自己才有力气去完成那些想做的事,去看想看的景。

人生逆旅,倏尔而逝。

还在慢慢长大的姑娘啊,新的一年,要爱自己,还要自信美丽。

转载自《中国研究生》2022年第1期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