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晓晖,男,1990年出生于山东潍坊。2014年至今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系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炜亮副教授。
在研究生期间,刘晓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各学科的知识如《高等环境化学》、《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学规划与管理》等课程融会贯通应用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刘晓晖于2014、2015两学年全院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在学习好本专业的同时,他还不断汲取化学、物理及生物方面的知识,多学科知识的交融为更好的研究环境问题提供了基础。
科研的起点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闪光。刘晓晖始终坚信,阅读好期刊高质量的文献是研究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来源,严谨的科研态度是成功的保障。不断探索,努力刻苦,终会将闪光变为太阳。在研究生期间,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340)、科技基础工作专项(2015FY110900-06)等项目,完善了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具备了能够灵活运用有关理论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刘晓晖在国际JCR2区期刊《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发表论文两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并于2016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成为对他科研能力的最大肯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刘晓晖研二申请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得到了与一些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谱、GC/MS、元素分析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更好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
激扬青春 享受时光
在生活中,刘晓晖诚实热情,积极乐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他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获得过山东省社科高层论坛优秀志愿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优秀志愿者、摄影十佳百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刘晓晖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他闲暇之余爱打羽毛球和踢足球,还喜欢读书,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获奖情况:
2016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
2015年7月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优秀志愿者;
2015年5月获得山东省社科高层论坛优秀志愿者;
此外,还获得过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校级优秀研究生、优秀检查员、摄影十佳百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习科研成果:
发表的文章
1、《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in Zaozhuang, China》,《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SCI,JCR 2区,第一作者,2016年7月第23卷第16期,影响因子2.76;
2、《Analysis of 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variation trends in the Nansi Lake basin from 2002 to 2012》,《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SCI,JCR 2区,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2016年2月第23卷第5期,影响因子2.76;
3、《抗生素的水体赋存,毒性及风险》,《给水排水》,中文核心,CSCD,第一作者,2015年12月第41卷第12期;
4、《水环境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迁移转化,毒性效应及其风险评估》,《科技导报》,中文核心,CSCD,第一作者,2015年8月第33卷第16期。
参与的项目
1、南水北调东线典型湖泊流域抗生素时空分异特征及风险辨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2020;
2、南四湖流域水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价,财政部和环保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 2012-2015;
3、山东省入海河流及入海排污口基础调查数据分析及数据库平台系统构建研究,山东省环保厅,2015-2016;
4、菏泽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菏泽市环保局,2015-2016。
5、典型湖泊有毒有害化学品和水环境调查项目,科技部,2015-2019。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