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执画笔,挥毫泼墨书画诗意人生。
她,能力超群,身兼数职却依旧游刃有余。
她创作的《在路上》,获首届“齐白石杯”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优秀奖,并被湖南科技大学留校收藏。
她也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她,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主角——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迟诚。
工作, 坚定于信念
初见迟诚,我们很难想象眼前这个恬静温婉的女生,在担任着美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等职务的同时,还兼任着经济学院本科生辅导员的身份。作为学校里为数不多的跨院系辅导员之一,尽管前期在本院做辅导员的经历为她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面对陌生的专业与陌生的环境,让她一时手足无措。好在与经济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其实不管哪个学院的辅导员,他们的工作在本质上都没有区别,都是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只要弄明白这一点,以真诚的心态去面对学生,那么,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
作中的迟诚,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件事。新生开学时,她一整天连着开了6场见面会,回到宿舍已经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而此时的室友们正在玩着游戏。迟诚苦笑着说,她并不是不想放松娱乐,而是她认为:“既然选择了,就要有所放弃,我相信我会从工作中得到更多,当初接任辅导员这个工作是我自己的决定,没有跟家里商量,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周围的同学们要么在全国或者国际大赛上拿了大奖,要么悠闲惬意地出去旅游、聚会,迟诚则选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作为学生干部,她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她认为,要以谦虚谨慎的心态面对在工作与学习中的困难阻碍,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追赶,唯有经历磨炼,方能更快成长。
生命的美丽在于进取,一路攀登,一路坚持,总有一天成功会水到渠成。也正是迟诚这种坚定的信念,让她在工作中少了空洞教条,多了润物无声,工作也越做越顺手,越干越漂亮,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艺术,来源于生活
除了辅导员的工作以外,迟诚和我们聊的最多的是她的专业创作。无论工作有多繁忙,她始终坚持给自己的创作留出时间。新年刚过,当大家还享受着轻松的假期的时候,迟诚已经回到了学校,开始了自己的构思和创作,她向我们坦言道,平时工作太忙,所以要利用假期来给自己“充充电”。开学之后,为了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迟诚干脆把画板背到了长清。白天辅导员的工作很忙,学生的问题、学院里的任务时常让她感到有些疲惫,而专业创作恰恰是她解压的最好方式。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迟诚喜欢静静地坐在画板前,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她拿起画笔,想到哪儿就画到哪儿,沉浸在属于她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工作的疲惫也随之消散。她表示,其实她的这个专业是一个需要“静下来”的专业,有时候沏上一壶茶,研读一本书籍,一坐就可以是一下午,但是她没有这样大把的空余时间可供“消遣”,为了能使工作和创作得到最大平衡,她逐渐养成了把生活中、工作中闪现的灵感融入创作的习惯,这使得她的创作风格更偏向于现实题材,人物以普通人为主,这样更“接地气”的创作题材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在她的作品中,平凡的生活也有值得关注和留意的另一面。
最近,她的作品入围了“多彩·2018”全国女画家作品展。正是迟诚这种把专业当享受,把专业当爱好,在专业创作中缓解工作压力,从生活中获得专业灵感的习惯,让她工作与创作两不误,在繁忙的工作与紧张的创作中,依旧保持云淡风轻,从容不迫。
传承,用爱点亮未来
人人都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坚持最普通的事情,在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中燃烧自己的青春。除了本职工作外,迟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志愿活动中奉献力量。在团中央举办的“井冈情 中国梦”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中,迟诚作为山东省两支代表队中一队的队长,以“传承红色革命传统”为主题,开展了美育课堂建设、彩绘创作等活动,因成绩突出,服务队获“全国一等奖”,迟诚本人荣膺“全国优秀学员”称号。2016年暑假,迟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七彩课堂”支教队,在历下区开元、曲水亭、芙蓉街等6个社区为孩子们义务上课,服务队事迹先后被新华网、济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她也获得了“山东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学子之星”荣誉称号。
荣誉在迟诚看来并不重要,她最希望的是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唤醒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活动,让更多的人去传递中国优秀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让我们的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价值,体会爱的力量。她的爱心如太阳一般温暖明媚,是爱与爱传递的桥梁;如山间泉水一样清彻透明,荡涤生命的尘埃;如琴音一样拨动心弦,在心湖上奏出最动听的音乐,装点生命的诗行。
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学的专业带给迟诚的是浓厚的艺术气息,让她能够通过创作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美与心境。同时她也认为,艺术并不是高不可及、受人膜拜的神坛,艺术家的职责除了创造美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分享美并且教会他人用美的视角去生活,而如今学生干部和辅导员工作,更为她创造了一个分享美、传递美的平台。在山师的生活和成长中,对家人,对朋友,对老师,对学生,她都怀抱着赤子之心,庆幸所遇见的美好,感恩那些近在咫尺的温暖。关于未来,迟诚说:“昨天,永远属于过去,要用勇气面对未来。只希望立足当下,走好今后的每一步路,不断经历挫折,成就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追逐,饱含热情,永不倦怠;工作中总有这样一种向往,大气磅礴,改变未来。她,既能在工作重压之下负隅顽抗保持满满活力,又能静坐品茶作画,通过画作传递诗意与美。她的心,始终如水雕的琉璃,精致而柔软,坚强而执着。
编辑:张盼 崔文秀 辛丽
摄影:梁燕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