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张望——要培养大师,也要普及美育(2017-03-13)
张望简介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客座教授。其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美展并获奖,其中《麦子》获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大奖(最高奖)。 2月25日,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张望当选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近日,记者就当下山东美术的发展、青年画家人才培养等,对张望进行了专访。
本报记者 郭立伟
尊重艺术规律
教育摒弃功利化
记者:您出生于山东济南,山师美术学院毕业,毕业后一直在山师任教,是我们山东自己培养出来的艺术家。我们今天从刚刚过去的艺考谈起,这也算是艺术人才培养的一个起点。有人对艺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争议,质疑这种选拔方式究竟能产生多少艺术大师。
张望:作为人才培养,我也一直身在其中,对目前这种选拔方式,我个人认为还是符合现实需求的。总的来看,这些艺考生中,仅有一部分是真正喜欢艺术、最终真正走上艺术家的道路;另外一部分可能没有那么喜欢,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慢慢发现适合自己的道路;另外剩下的一部分,艺考有可能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获得学历的“出路”而已。
现在这种选拔方式以及扩大招生规模的做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还是很明显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教育者不能太功利,指望咱培养的人才全成为美术大师,也要在美育的普及方面做贡献。
记者:现在山东美术界发展情况如何?青年画家培养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张望:山东一直人才济济,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文化波澜壮阔,现实文化丰富多彩,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山东现在的美协会员6000多人,是全国数量最多的,山东的画家入全国会员的就有1000多人。山东是一个美术大省,山东画家基础好,凭技术,功夫扎实,作品表现社会,关注生活,同时也表现出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不够强的特点。
现在年轻的一代,正在慢慢变好,随着交流逐渐增多,全国各地信息比较发达,也会影响山东的年轻人。他们试图在尊重艺术规律,在保持齐鲁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前,我们过分强调了艺术的教育、教化功能,只把艺术当作社会的图解,而艺术的审美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缺乏对美的认识,也是当今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不能小看这个问题,它影响着整个社会是否积极健康地发展。
艺术贵在创造创新
引领时代审美
记者:具体到美术作品的欣赏方面,现在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鉴赏不了高雅艺术,这是与艺术的受众有关,还是艺术鉴赏的氛围不够有关?
张望:我们一直提倡“艺术为人民服务”,现在“人民”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怎么去为现代的人民去服务,是现代艺术面临的新的课题。艺术,不能只是简单地迎合人们的一般需求,而是引领人们欣赏高水准、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如果仅迎合一般人的欣赏,艺术容易变得世俗化。我们前几年在艺术的追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电视为了收视率,陷入世俗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在有一个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好艺术。比如,山东的书画市场非常繁荣,绝大部分交易市场都在这边,但交易过程中多数人只是盯着谁的流行、谁的交易量大,似乎就是谁的有价值。然而,这些可能产生了一个假象和误导,而一些好的作品反而成了“曲高和寡”。
从艺术的角度,曲高和寡的东西往往是好的艺术,但是这样的作品人们能理解的少,多数人一时看不出其中的价值,面对这样的艺术市场,这就需要媒体、艺术工作者积极地去沟通、解释、宣传,究竟哪一些艺术是好的艺术。
除教育功能外,艺术还应该加强审美功能。艺术是有自身规律的,但是没学过艺术的人,他可能不懂这些规律,这就需要用多种方式去沟通、宣传、引导。艺术本身贵在创造创新,还要引领时代审美,艺术是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很多艺术是超前的,比如梵高的作品当时为世人所不解,事实证明,他的艺术是极其有艺术价值的。
倡导“新现实主义”
美术创作理念
记者:您担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后,对山东美术的发展有什么新的理念或者主张呢?
张望:首先,是要大力培养青年人。我在山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一个当代中青年水墨画家的创作研究与学术推广的平台。我曾多次对青年画家提出“新现实主义”的绘画理念,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纵观全省,就艺术创作的质量而言不尽如人意,反映出的问题,要么是作品的陈陈相因的模式化概念化,要么是停留于表面的形式,要么是沉迷于个人情绪的无节制表达,那些属于绘画艺术本身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被消解,绘画艺术所承担的那部分文化责任被边缘化,使得绘画艺术的思想性与历史意义被虚无化。
在当前文化繁荣的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动力、提升创新意识和表现时代精神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新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与研究”就是提出了一个面对美术创作的新态度、新理念。“新现实主义”区别于以往的现实主义,这里“新”字有四个方面的意义。首先画家要有鲜明的现实关怀态度,有自我的判断和鲜明的态度,尽量避免表面的生活图解;其次是关注社会发展的新样态,将这个时代的镜像和精神以一种有时代感的方式方法表达出来;再者,画家要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不要亦步亦趋,要以富于独特视角的方式审视身边的生活,从而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图式;最后,在创新语言上,新现实主义倡导的应该是每一位画家要以自己熟悉和掌握的绘画技术熔炼出相对独特的方式方法,鼓励创新绘画语言运用。
记者:您提出的“新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是否与您个人的艺术发展路径有关?
张望:我个人的艺术成长,是典型的中西结合式的,发展风格的形成,吸收了很多其他艺术的形式,比如中国传统、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东西,都涉猎很多,所以形成了现在的样式。我的绘画风格之所以有自身特色,是因为吸收西方现代的东西比较多。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绘画走的基本都是中西结合的路子。中国传统绘画,它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所以在审美的要求以及具体的表现技法上,代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美的认识。现在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现代文明,审美发生了相应变化,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已经相应国际化,对中国画来说,肯定会受到影响。所谓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西结合的过程,我们把西方现代先进的表现手法和理念用于我们的创作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报道链接: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70313/PageB03TB.htm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