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故事 CHARACTER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头条刊发李掖平理论文章

作者:新闻与传媒学院 时间:2017-05-15 浏览量:

5月15日,《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头条刊发山东师大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李掖平理论文章《文艺批评要着力维护“灵魂健康”》。文章认为,习总书记在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上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不”,高度概括了文艺批评工作者必须坚守的思想立场,是文艺批评维护“灵魂健康”必须坚持的重要尺度。       

 

文章指出,做一名“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的文艺批评工作者,就是要坚持职业操守,进行文艺批评时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针对具体文本进行辨析评估,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做一名“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的文艺批评工作者,进行文艺批评时就要具实而务实,自觉抵制和拒绝生拉硬扯、自说自话、文不对题、为理论而理论的过度阐释;做一名“不当市场的奴隶”的文艺批评工作者,就是要坚守纯正的艺术立场,磨砺清醒、犀利、及物、高效的批评锋芒,拒绝瞻前顾后、左右逢源,杜绝以市场为导向的跟风从俗行为,真正发挥好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引领之功能。       

 

文章认为,文艺批评工作者要着力维护“灵魂健康”,还必须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近年来在一些艺术制作精良,而思想水平低下、思想追求混乱、价值观谬误的文艺作品(尤其是一些喧嚣尘上的穿越闹剧和抗日神剧)中时有表现,虽然其场面调度和画面质感都达到了艺术的较高水准,但这种“戏说历史”歪曲了历史的真相,颠覆了历史评判的价值尺度,改写和误导了广大受众对宏大历史的正确记忆和感知。这类作品的毒害不仅使每个受众耳濡目染,更在整个民族国家的集体记忆中潜滋暗长,危害极大。因此,面对这类作品,我们文艺批评工作者还应该“做市场的清道夫”,帮助大众和市场认清其危害,维护大众文化市场的规则性和民族国家主体的灵魂健康。要坚持从历史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把对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的廓清统一起来,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真正做到将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还给人民。       

 

文章指出,面对当前新形势,文艺批评工作要做到古今贯通中西融合,文艺批评家就应全力建构有温度见深度、有活力接地气的文艺批评。习总书记的“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最为知情地触动了当下文艺批评创作的弊病,也最为知心地为如何改进批评工作提出了中肯建议,值得每一个以批评为志业的人三思而后行之。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5/15/nbs.D110000gmrb_16.htm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