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迪,男,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数学博士、物理学博士后,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大数据与信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自动化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随机系统控制分委员会委员(TCCT)。加拿大约克大学、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访问学者。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第15届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连续3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2014-2016年),连续5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获第21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7年2月底,教育部公布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山东师大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副院长李晓迪荣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这是仅次于“国家三大奖”的重要奖项。
五四青年节前夕,喜讯再次传来,李晓迪荣获第21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该奖章是团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授予我省青年的最高荣誉,也是我校继2008年后、时隔9年再次获此殊荣。
这位33岁就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已有14年党龄的80后青年学者,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儿和韧劲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
在科研高峰上镌刻年轻的传奇
2013年1月,因科研业绩突出,工作不到两年的李晓迪被山东师大低职高聘为教授。这一年,他31岁。2015年11月,李晓迪又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教授,成为当年山东省最年轻的教授。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光环的背后是对科研的痴狂与付出。一般早上7点前,李晓迪便驱车赶赴学校,并迅速进入“科研模式”,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谈及高效工作的驱动力——“兴趣!”李晓迪脱口而出。凭着这股潜心科研、埋头攻关的精神,李晓迪的科研清单愈发丰满: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在IEEE汇刊、Automatica及Nonlinearity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0余篇,有5篇入选ESI前1%高被引学术论文。
2014年,李晓迪入选山东师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先后赴加拿大、美国等国开展学术交流。期间,他须臾不忘身为一名中国学者的责任,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和学术交流上。他参加了加拿大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团队,该团队有一新课题State-dependent Delay(SDD)的研究和控制,李晓迪攻破了该课题一项重要难题—Analysis and control ofsystems with SDD of unknown bounded。此外,李晓迪还担任着BJMCS、AAM等5个国际刊物的编委,以及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特约评论员,在国际舞台上一展中国年轻学者的风采。
访学结束后,李晓迪没有留恋于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毅然回到山东师大。当初,他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时代就是在山师度过的。在他眼中,山师就是自己的家。他说,“我有深深的山师情结,我愿以绵薄之力回报母校和恩师的培养”。
科研中,李晓迪时常告诫自己,“科学研究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不做泡沫学者,严守学术道德”。目前,李晓迪和他的团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复杂脉冲控制理论及应用、混杂系统及时滞系统控制等,为潜艇定位系统、汽车操纵系统等不连续控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部分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和控制界知名专家引用。
近年来,他还先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大洋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领域责任专家宋士吉,欧洲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曹进德,加拿大应用与工业数学学会主席、York大学杰出教授吴建宏等展开了合作研究。
学无止境。2014至2016年,李晓迪又在我校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教育部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
2017年2月27日,世界著名出版公司爱思唯尔发布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将全国38个学科共1776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呈现给学术界和公众。山东师大唯有李晓迪和校长唐波教授入选该榜单,这也是他们在继2014、2015年入选该榜单后,连续第3年获此殊荣。
在三尺讲台上播洒满园春色
把深奥的数学原理融会于文采飞扬、风趣幽默的讲解中,这是李晓迪的教学风格。他的学生吕晓晓说:“李老师讲课非常生动,引人入胜,原本枯燥的数学理论和符号瞬间化作了动人的乐章,让我这个‘数恐族’从此爱上了数学。”
科学的道路没有捷径,但知识的传授却可以因材施教、独辟蹊径。教学上,李晓迪一直承担着《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等课程的本科生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任务。
课堂上,他非常注重培养“会思考、敢质疑,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应用科学领域中存在的高等数学问题。其授课方式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国外访学期间,为了不耽误对所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李晓迪为他们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要求其定期作学习和科研汇报,并常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
每次回国,更是连时差都顾不上倒就“争分夺秒”给研究生补课,常常“一讲就是一下午,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受李晓迪敬业精神的感召,学生们也倍加努力。近年来,李晓迪共指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所指导的4名本科生获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资助支持。
2016年,李晓迪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5届青年教师奖,理事长霍震寰先生亲自签发获奖证书;2013年,李晓迪获山东师大优秀教学奖。2016年6月,李晓迪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实至名归。
在勤勉进取中诠释奋斗的青春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晓迪的科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高考时,由于严重偏科,李晓迪的成绩很不理想,只是被枣庄师专(枣庄学院前身)录取。开学报到那天,他暗暗发誓:“今天我倒着走进枣庄师专,3年后,我一定要正着走出来!”
在枣庄师专,李晓迪学的是他最擅长的数学专业。3年里,李晓迪可谓是争分夺秒、惜时如金。白天在教室、图书馆读书,晚上常常躲到卫生间里继续学习。高强度、近乎痴狂般的学习让他两次晕倒在教室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9月,李晓迪专升本至山师数科院;2005年,他被保送山师硕士研究生;2008年,李晓迪考入了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并获得该校9万元特等奖学金。
回忆起那段历程,李晓迪感慨不已:“苦难是最好的财富。没有大学时打下的坚实基础,没有一路走来老师们的悉心栽培,也不可能有我的今天。因此我也希望大学生们不要总是抱怨环境多么不如人意,只要你努力,无论在哪里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如今,每天清晨初醒和深夜入睡前,李晓迪脑海中浮现最多的都是“今天研究了什么”、“学生请教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明天还需要找那些学生交流讨论”……尽管科研、教学、行政工作集于一身,但他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生活。他更向往“快乐科研”、“纯粹科研”。工作之余,他还常常组织大家到足球场上驰骋一番,尽情释放青年人的活力和风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李晓迪正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