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故事 CHARACTER

王志民:齐鲁文化研究的开拓者

作者:山东画报 王立群 张媛媛 时间:2017-09-23 浏览量:

         

王志民,第九、十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2000年10月至2015年6月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现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齐鲁文化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主持完成齐鲁文化研究十二项学术工程,主编及个人著述六千余万字。十三次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重大成果奖两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从自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至元明清,他师从数位名师,通中国古典文学千年发展史。    

从齐文化研究所、齐文化研究院,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再到中国孟子研究院,他为山东地域文化研究拓荒开路,为齐鲁文化研究事业建平台、谋发展。    

从《齐文化概论》、《齐鲁文化概说》,到《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再到《齐鲁文化通史》、《山东区域文化通览》、《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等十大学术工程,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为山东历史文化研究疏脉络、奠基石。    

为学者,他立一生之志于中华文明整体发展视阈下的齐鲁文化研究,硕果累累;    

为领导,他搭平台、汇人才,以一人之思凝聚学界之力,成就齐鲁文化研究百家争鸣新气象;    

为师者,他高标准、严要求,为齐鲁文化研究洒甘露、育桃李。    

他就是王志民,当代中国齐鲁文化研究的拓荒者与奠基人。    

师从名家学贯古今

王志民学术之路的开启颇为幸运。虽然“文革”动乱让他耽误了十年青春时光,但他并未止步不前。1977年冬天,王志民收到了烟台师院的入学通知书。他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争分夺秒发奋苦读。他不仅制订了具体的学习目标,认真上课,还阅读了大量古典文献,写下了2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成为全校学生的典型。从烟台师院开始,王志民踏上了新的人生路。

         

1981年,他走进山东大学进修深造。1984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首次招考助教硕士学位课程班学员,王志民再次获得进入山东大学深造的机会。上个世纪80年代的山东大学文学院,名家云集,群星璀璨,虽然陆侃如、冯沅君、高亨、萧涤非等老一辈知名学者都已离世或年事已高,但山大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的研究依然蜚声海内,当时有家香港报纸即称袁世硕、周来祥、董治安、牟世金为新学术“四大金刚”。三年多的时间,王志民有幸先后跟随牟世金、董治安、袁世硕先生求学、治学,这成为其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经历。他1985年离开山大,1986年底即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全省高校传称一时的学术新秀。    

“我跟随董治安老师学习了一年的先秦文学,在董老师看来,先秦文学研究文史哲不能分家。”    

“后跟随牟世金老师主修魏晋南北朝文学和《文心雕龙》。牟先生写文章大气磅礴,其论证如排山倒海,雄辩滔滔,对我影响颇深。同时,他教给我带着问题读书的思维方式。”    

“袁世硕先生讲授元明清文学,先生为人宽厚,治学严谨,学问广博。我的第一本学术性专著的撰写就是从参与袁先生主编的《元曲百科大辞典》开始的,我承担了其中全部作家条目和部分作品条目的撰写。每一个条目就是一篇小论文,袁先生的每次指导都如同一次学术课。”    

         

文史哲兼修、问题思维、严谨广博……三位名师不同的治学风格和学术思维,都对王志民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在各位先生的指导和培养下,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王志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邦文化——齐鲁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论道齐鲁通达中华

“我很早就认识到,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自山东大学完成学习并重新开启教学实践之后,王志民对齐鲁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深刻。“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非同寻常。”不过在当时的学术界,虽然有专门针对孔子、孟子的研究,但“系统的齐鲁文化研究却极少”。    

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王志民从多个方面回答了这一问题。    

“我教了十五年先秦古典文学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以先秦文学为例,诸子散文主要是山东人的,如《论语》、《孟子》、《荀子》、《墨子》等。先秦文学中,史传散文占有重要地位,《左传》、《国语》出自左丘明,《战国策》虽无具体作者,但与山东相关的内容颇多。在《诗经》中,颂有周颂、商颂、鲁颂,颂为庙堂之歌,诸侯国中仅有鲁颂。而在十五国风中,齐风无论题材还是诗体、韵律,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在王志民看来,中华文明五千年史上的确存在一个“轴心时期”。而这一时期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西方。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伟大人物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主干。“这个时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轴心时期”有经典论述,在他看来,中国、印度、希腊与两河流域的文化发展曾几乎同步实现了“哲学突破”。王志民认为,西方有“三哲”,而中国有“四哲”——“老子是哲学智慧之大成,孔子是伦理智慧之大成,墨子是平民智慧之大成,管子是中国早期政治智慧之大成。四大哲人中有三个是山东人。”他围绕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轴心时期”的贡献、地位、影响和作用,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这个时期,中华文明发展高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百家争鸣,这一时期产生了最多的学派、最多的思想家,但助推中国思想发展巅峰的主要是齐鲁。”他对诸子百家逐一考定,得出结论:诸子大半出齐鲁,而百家争鸣的中心就在临淄的稷下学宫。他在《光明日报》发表长文论称:稷下学宫与同时期出现的希腊柏拉图学院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双璧”。    

他撰写数篇长文,详细考论孔、孟、儒学与齐鲁文化的关系,得出结论:“非齐鲁无以生孔子,非齐鲁无以成儒学。儒学只可能产生在齐鲁,孔子、孟子只会诞生于山东。”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者和奠基者,子思、孟子都是山东人,荀子在稷下学宫数十年,是‘没有出生在山东的山东人’。孟子发展了仁政与仁义学说,荀子则将礼与法相结合。”王志民说,“儒学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干,还在于儒学吸取了诸子百家的精髓:一是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二是西汉初期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黄老道家甚至法家思想,更充分吸收了齐学‘通权达变’的思想。”    

通过研究,王志民得出三个重要结论:其一,齐鲁是中华文明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其二,在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齐鲁是中华文明的重心,中华文明是以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为主体而构建的;其三,汉代之后,山东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地。    

齐风鲁颂拓荒立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王志民是最早提出“齐鲁文化”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少数开拓性学者之一。    

“齐鲁文化不但可以称文化,而且尤为值得研究。我把学术的主要关注点甚至学术的生命都与齐鲁文化研究联系在一起。”在王志民看来,研究齐鲁文化就是研究中华文明,那种生于人文胜地孔孟之乡的自豪感一直伴随着他。    

王志民的科研起步,就是立足齐鲁而研究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课题。他是第一个比较全面研究齐风的人;1990年,他在《文史哲》发表《齐文化与汉赋》,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的汉赋与区域文化相结合进行研究;他的《元杂剧活动中心之一——东平府》,提出东平是元代戏剧中心、水浒戏早在元代就已经在东平流传等一系列观点。    

立足山东研究中国文学,从齐鲁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华文明,这成为王志民学术研究的核心理念,其学术专著《稷下散思:齐鲁古代文学简论》集中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文学思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淄博讲学的王志民首先对齐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与研究,他的《齐文化概论》《齐文化论稿》《齐文化与鲁文化》是我国最早研究齐文化以及齐、鲁文化关系的学术专著,他主编的《齐文化丛书》(共44卷1200万字),是全方位挖掘、研究齐文化的大型学术工程,在省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000年,王志民调任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这为他的齐鲁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全面的齐鲁文化研究在2000年之前是很薄弱的,大部分领域为学术‘荒地’。”王志民决定先从填补空白、补足薄弱环节做起。    

他首先完成了对齐鲁文化的纵向梳理,“来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之后做的第一个项目,便是与安作璋先生共同主编《齐鲁文化通史》。”通史的编纂,理清了齐鲁文化发展的脉络。此外,他还在专著《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中对齐鲁文化的形成、演变、脉络、构成、地位、影响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探讨和阐发。    

其次是点的挖掘。王志民选择齐鲁文化史上的一百个亮点,汇成《齐鲁历史文化丛书》100种。这一工程共邀请和组织了109个作者参与,其中有86名教授、50多名博导,更有诸多名家的经典之作,如:袁世硕的《蒲松龄与聊斋》,刘乃昌的《苏轼在山东》,张可礼的《建安七子中的山东人》,均是其专业的研究方向与领域。    

第三是面的研究。王志民从2010年开始组织编纂《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此书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该工程既填补了山东文化研究中区域研究成果缺乏的空白,又在总体格局上解决了山东文化研究的偏颇和缺憾。    

第四是重点突破。文化世家是齐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省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薄弱,2013年,王志民主持完成的《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28卷、1000余万字,对山东历史上28个文化世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研究。此成果得到国内学术界高度评价,被誉为在多个方面创造全国第一。此外,王志民还带领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全体教师,踏遍全省130个县市进行实地考察,完成了150万字的《山东历史文化遗址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得到省委书记、省长及14个市长的批示。这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次对四百余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的全面考察与研究。以上两项成果,均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重大成果奖)。  

点、线、面相结合,努力寻求创新突破,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王志民开创的齐鲁文化研究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内修外联桃李芬芳

虽然将研究齐鲁文化作为一生的使命,但在王志民看来,齐鲁文化研究从来都不是他个人的事情,必须搭建强大的学术平台,组织完备的学术队伍,并吸引其他学者参与,才能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精髓。    

         

         

三十年前,在淄博工作期间,王志民就成为齐文化研究所的创建人,后更名齐文化研究院,他担任首任院长。2000年,他又成为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2013年,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升格为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他出任首任院长。2013年,在济宁市、邹城市与国内学者的共同呼吁和支持下,王志民又特邀著名学者杜维明、陈来等共同创立孟子研究院,开启孟子研究的组织先河并兼任院长。    

在笔耕不辍、殚精竭虑投入齐鲁文化研究的同时,王志民更致力于新一代学术人才的培养。作为博士生导师,他自2002年正式招生,至今已有四十余名优秀博士、硕士毕业,其中很多人已经成长为省内外齐鲁文化和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    

“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中,我仍然立足于为齐鲁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培养人才。所有博士生的论文,都是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齐鲁文化,并努力实现二者的结合。它们既不是狭窄的地域文化研究,同时立足点又大多不离齐鲁。”例如:吕文明的《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李华的《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王立国的《汉代齐鲁经学与关中文化的建构研究》、刘英波的《山东、吴中、关中三地明代散曲比较研究》等。王志民为博士生选择的论文题目,均抓住了齐鲁文化研究的关键问题,同时又是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基本功扎实与学术研究创新,是王志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他的教育和指导下,其博士生毕业论文均展现出较高水准,多数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有3人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博士论文;有两名博士生在读博士期间就成功申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吕文明还被评为“齐鲁文化英才”,成为全省高校系统获此称号最年轻的学者,李华则在2016年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此外,他还积极走出去,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南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韩国安东大学等地传播齐鲁文化。对齐鲁文化的热爱,对齐鲁文化研究的热情,已经成为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他认为,只有研究好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才能“满怀信心面向未来,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下,早过“花甲”之年的王志民非常繁忙:他主持的大型文献工程《孟子文献集成》800种,正在分期出版;他任总编纂、全省高校百余名学者参编的《历代咏齐鲁诗(词曲)总汇》也已进入最紧张的编纂期;备受全省学界关注的省文化重点工程“稷下学宫模拟展示馆”的学术设计和论证工作也由他主持;他的学术专著《序论齐鲁文化》也进入最后的修正定稿期。谈及这些,他诙谐地说:“我这就叫:忙,并快乐着!”    

在采访过程中,王志民反复强调:齐鲁文化研究是个大事业,个人的力量其实很微薄,贡献也很有限。一路走来,得力于所在单位和省、市领导的鼎力支持和省内外学者、同仁的厚爱与襄助!我很感激他们!(文章来源:《山东画报》2017年第9期)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