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故事 CHARACTER

【导师故事】洗尽浮华独匠心,梅花香自苦寒来 ——访李宗刚教授

作者:尚晓晖、王钰蕊 时间:2019-01-03 浏览量:

人物简介:李宗刚,男,19635月生于山东省惠民县。文学博士,师从朱德发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兼任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五四文学发生学、文学教育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先后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行走于文学边缘》《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等,在《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在山东师范大学东北角的一座小小的办公楼里,有一间陈设简单的办公室,屋内桌上铺满了稿件,这些稿件分类明确、标注清晰,多而不杂。李宗刚老师平时就是在这里审阅《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的稿件。去年,李老师带领的“星火”团队成为五导卓越导学团队之一,记者团的成员采访了他。时隔一年,记者团再次来到李老师的办公室,聆听他悉心的讲述,我们亦如沐春风,获益匪浅。

以师为训,默默耕耘

知道要接受采访,李老师表现得非常谦虚,“我现在和老一代学者比起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念及恩师朱德发教授,李老师仿佛打开了回忆的闸门。

“我在学术上能有今天,最主要的还是朱老师对我的提携和帮助。”2002年至2005年,已经入职的李老师跟随朱德发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这一时期,李老师对学术目标进行了调整,重新调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上来。回忆起读博时艰苦的学习经历,李老师感念最多的还是自己的恩师。“朱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抓得很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多年学术生涯,李老师一直用“抓得紧、落得实”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工作时间几乎不离几案,假期时间也总是坚持写作。至于写论文的标准,李老师一直将导师的要求铭记于心:“每一篇论文,都应该先让自己满意。”在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下,李老师的每一篇论文从构思到最终敲定,都要写作、打印、修改、誊抄无数次,修修改改,加加减减,有时也拿给别人读读。他的每一篇论文,都一定是他心里最完美的修订版。

学报编辑与学术科研的双重压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难以承受,许多人会望而却步。面对繁重的工作和看似无边的任务,李老师有他自己独特的应对哲学:“干活的时候不要看终点,要看脚下,从每一步做起。”梅花香自苦寒来,仅去年一年,李老师便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8篇。正是勤奋严谨的的科研态度和只争朝夕的时间意识,成就了李老师学术研究上的高质高产。同时,在老师授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今年,学报刊发的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2篇,论点摘要4篇,这在全国同类学报中成绩不俗。目前,学报现已成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可以说,朱德发教授的谆谆教诲,直至今日依然激励着李老师不断前行。斯人已去,其音犹存,李老师不仅将其“抓紧”的教诲内化于心,亦将其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严于律己,谨承师训,默默耕耘,科研的道路仿佛遥遥无际、充满崎岖。但李老师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积跬步而成千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以身为范,百年树人

如果说朱德发教授深深影响了李老师的学术生涯,那么如今的李老师也为茫茫学海中许多学生点亮了指路明灯。在对青年学生的培养上,李老师一向倡导赏识教育,这源于他读书时代朱德发教授的鼓励。“前辈学者的赏识,能让你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李老师认为,一个人只要否认自己、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贴上“不可能”的标签,他就已经拒绝了成长。而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赏识和鼓励,则能够给予他们信心和力量。面对秉性与个性各具特点的学生,李老师坚持“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如果说老师是总建筑师,学生得从搬运工做起,学会搜集资料,学会组织材料,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地学会独立设计与施工,最终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建筑师。实际上,学生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李老师讲道,由于水平各异,对学术的前沿问题的把握不够全面,如果任学生漫无边际的发展,可能会走更多的弯路,此时老师的引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李老师同时强调,老师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这才会使学生见贤思齐。李老师对学术的严格要求对许多学生走上学术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去年的卓越导学团队“星火”成就显著,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文学教育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以李老师为旗帜和标杆,一颗颗硕博士学术新星冉冉升起,他们走出山东师范大学之后,已经走上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舞台。

李老师不仅重视在校学生的培养,而且还重视那些已经走出了校门的学生的继续培养,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通过微信群,继续受到李老师的思想浸润。李老师不仅给学生分享一些高质量的文章,而且还对这些文章进行点评,由此培养学生的学术感悟能力,激励学生走出既有人生藩篱的驱动力量,促成学生在师门内形成了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为校内外的学生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正是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强大的个人魅力促使一代代学生鹰击长空,步履不停。一声师,一生师,李宗刚老师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稳健成长的平台,还有历久弥香的精神财富。

以文载思,尽褪浮华

文科学者怎么发展?写出能够拿得出手的优秀论文应该是第一要务。文字为舟,思想为物,文以载道,驶向未来。当谈及论文创作时,李老师特别强调,我们写论文不能单纯为了讨生活,而应将其看作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思想需要通过文章外化出来,文字为舟,思想为物,才能驶向远方。李老师认为,时间要花在有用的事上,作为文科学者就是要为社会提供思想的支持,由此使自己的学术成果成为人类文明链条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把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通过文章表达出来,在有限的生命中将思想转化为文字,使人生能够走向未来。”李老师深信,情感是相通的,再过多年,如果能够有人从自己的文章中受到鼓舞、产生共鸣,这对自己来说将是一种多么难以言喻的美妙感觉!

针对目前部分学者怠于写文章的现象,李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要创造知识,只有用文字来承载思想,学术生命才能长久,自己的社会价值也才能得到实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李老师追求的,正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精神互通。

李老师之所以能有大量的时间来潜心做研究,和他平时的生活态度也有很大关系。“生活上太讲究,学术上就无法讲究了。”谈及分散学术精力的交际应酬活动,李老师表示近年来自己越来越注重自我的发展,很少有时间去出席一些应酬的场合。也正是潜心学术,李老师对安逸的生活似乎不感兴趣,他说,“我家里也收拾得比较简单,没有像同事家那样搞什么大装修、精装修。”李老师幽默地向我们讲述着自己的心得:“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不要总是和人家比,实际上,我们把自己的家装修富丽堂皇,又有几个人知道?这几个人知道了又怎样?”谈及家居、美食、名牌消费,李老师颇有感慨地讲道,物欲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要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做好有意义的事上,“一个人只有普通才能回归自我、回归学术,过分注重感官享受只会迷失自我”。细思反观,我们的学习中也许存在太多不必要的因素,出游、回家、聚餐,一件件成为我们成长路上不必要的羁绊。李老师以身示范:舍弃朋友之间无谓的热络,得到的却是个人的更好发展,舍弃频繁回家尽孝的琐碎,得到的是以学术成就回报父母的欣慰。

做学问要静心,静如悬霜挂雪;为人要简单,形若淡水流云。几十年如一日,李宗刚老师默默耕耘,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显著,亦推动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的发展,并精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硕人才。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李老师回归自我、坚守本心,踏实肯干的态度和投身学术的热情使他的思想熠熠生辉,而他严谨求是的学术精神和简朴恬淡的生活方式,也必将给身处喧嚣和迷茫中的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供稿审核人:崔翠翠   

 编辑:梁佳敏   

终审:李效宽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