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孩子们对自然的认知和热爱,提高小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能力,对生活的洞察力。10月27日下午,来自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18级1班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了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
“这些动物都是真的吗?”“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这些标本是怎么做的呀?”一进入哺乳动物标本馆,孩子们就被种类丰富的动物吸引了注意力,讲解员一一向孩子们讲解了动物的来源以及动物标本的制作过程等知识。在鸟类标本馆里,孩子们纷纷在两只长尾鸟面前驻足,讲解员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两只长尾鸟分别是白腹锦鸡和白冠长尾雉,并让他们猜一猜展台中哪只是雄性,孩子们积极踊跃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
随后讲解员详细地作出解答,并为他们解释了雄性鸟类比雌性鸟类更漂亮的原因。在昆虫标本馆里,讲解员向孩子们展示了他们在实验室中饲养的昆虫,那些平日里令人害怕的小虫子此刻在孩子们的眼里也变成了可爱的存在。
活动从下午四点开始,直到五点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是孩子们却收获了许多。
他们在标本馆里看到了平时生活中见不到的动物,对大自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感受生物之美的同时,培养了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树立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摄影:李菲)
供稿审核人:李 娜
编辑:徐梦琪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