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教育是引导新生融入研究生生活的“第一课”,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2020级新生尽快了解研究生生活特点,适应校园生活,转变学习方法,确立奋斗目标,规划研究生生活蓝图,生命科学学院在我校建校70周年来临之际以“奋进的山师更有为,奋斗的青春更出彩”为主题,成功开展了一系列新生教育活动,为2020级新生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七十载,桃李新植又一年。在新生入学之前,学院组织建立了新生QQ交流群,增进新生情感沟通。报到当天,校领导莅临我院迎新现场,与新生亲切互动、合影留念,学校领导对新生入学工作的关怀,让新生踏入校园便体会到满满归属感。新生开学典礼上,师生齐聚,共谱华章,学院党委书记于铁、院长杨桂文、副院长马长乐等领导出席开学典礼。杨桂文教授向新生介绍了具有悠久历史传承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生科院,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勉励在场同学树立远大理想。随后学院组织新生参加入学教育课程,集中学习《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手册》,引导新生明确遵守纪律的重要性,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提高新生身心健康,辅导员李娜组织开展新生入学主题班会、开展“疫情防护与日常安全”专题讲座、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等活动,树立新生日常科学防护意识,以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开拓创新 敢为人先
扬帆起航正当时,与时俱进求适应。研究生的主业是科学实验研究,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将是研究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毕生追求。学院抓住学校建校70周年的契机,开展“治学•修身”学术论坛,邀请国家工程院院士夏咸柱教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吴家强教授、杰出校友代表国家杰青梁尔源等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汇报;邀请大众日报社资深教育记者董广远进行新闻宣传工作实务培训;组织新生对舜丰基因编辑研究院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进行参观,为研究生群体搭建了良好的经验交流平台,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激励新生砥砺前行,勇于进取。
爱校爱院 继往开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山东师范学院博物系与原齐鲁大学生物学系,是1950年建校之初最早成立的6个系科之一。经过近70年的建设,学院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系。学院现有一个生物学博士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和9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七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科研人才和优秀人民教师。学院通过开展专业导师见面交流会,使新生了解学院和专业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方向,同时组织新生介绍自身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为后续学习及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学院通过举办老教师座谈会,回顾建校70周年我院的发展历程,向新生总结了过去发展中的优良作风和宝贵精神财富,增强新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鼓舞学生继续一路凯歌前行。通过组织新生参与师范认证准备工作,加强了新生对学院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开展宿舍装饰大赛,丰富了新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另外,学院还组织与美术学院的篮球友谊赛,加深了两院学生的友谊,为新生营造积极、健康、朝气蓬勃的校园环境。
固根铸魂 不忘初心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学院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对新生党员、预备党员进行新生党员教育,以支部组织生活为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切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国家安全形势教育,帮助新生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学院组织学生党员集体观影《我和我的家乡》并开展“如何建设我的家乡”主题策划,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成立“书香支部”,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坚持以“学”为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生通过阅读细读名著,用知识武装头脑,加强党性锻炼,进一步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学院发起“节约粮食,文明用餐”主题倡议活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呼吁新生用实际行动来响应爱惜粮食的号召,增强文明意识,提升生活素养。通过每周定期召开的班级及专业负责人例会,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对班级的领导示范作用,加强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管理,顺利做好各专业及班级的相关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建团建活动,巩固理论学习和实践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意识,肩负起“中共党员”这个称呼赋予的光荣与使命,志存高远,求真务实,砥砺前行。
研究生入学教育工作对研究生的成长发展具有引领导航作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活动,使每位新生充分感受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使命感与紧迫感,进一步明确了将个人奋斗融入社会发展的需求、融入时代洪流进步的价值定位。
供稿审核人:谭效忠
编辑:陈佳惠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