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展示

WORK

南伊利诺伊大学于天龙教授与教育学部师生座谈

作者:教育学院 刘凯月 时间:2019-06-25 浏览量:

6月23日下午,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于天龙教授做客教育学部,于田家炳教育书院4108室与师生进行座谈。此次座谈会由教育学部副部长冯永刚教授主持,学部教育技术系主任陆宏教授、教育学系主任王向华教授、刘羽博士等教师以及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等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学术座谈会。

首先,于天龙教授讲述了自己与山东师范大学的深厚渊源,回顾了自身求学工作的经验,就教育研究方法规范、英文发表教育成果、留学或访学美国三大主题进行座谈交流。接着,于天龙教授分析了中美学生论文选题与写作的特点。他认为美国研究生在选题上更多地聚焦实践,丰富多样,而国内不少研究生选题缺乏教育实践问题,由此探讨了在论文选题、写作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于天龙教授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要通读自己专业领域权威杂志上的文章,从而把握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这是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前提。

其次,针对学部师生在国际刊物上发文较少的现实,于天龙教授提出今后大家要具有国际视野,平时多关注国际期刊,明确所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投稿要求等,并特别推荐“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亚太教育评论》和“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亚太教育杂志》两本杂志。

最后,于天龙教授讲述了自己指导的硕博士论文的经历,分享了多篇优秀硕博士论文的案例,指出硕博士论文写作中现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出研究生要注意教育实践问题,注意将自己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问题与学科研究、与整个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追求真理。座谈会上,针对研究生提出的在教育研究、论文选题、写作方面遇到的挑战与困惑,于天龙教授一一作出全面细致的解答。

通过此次学术座谈会,加深了学部师生对教育研究方法、论文选题与写作、在国际刊物发表文章以及国外访学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对学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于天龙,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和硕士,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纽约杜威尔学院助理教授和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现任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儒教、道教和教育分会首任秘书长,国际道德教育协会(AME)执行董事会委员、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美国教育理论研究协会(AESA)会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师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的社会基础,侧重多元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摄影:苏学伟)

供稿审核人:陈   正   

编辑:亓   炜   

审核:王庆荣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