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上,外国语学院语言学读书会——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与发展于腾讯会议平台在线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特邀山东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海龙教授为导读专家,由外国语学院葛云锋院长主持会议,孙炬副教授担任材料导读教师,出席本次读书会的有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佳宇教授,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
本次读书会阅读材料选自《Discourses for transformation-Climate change, power and pathways to the future》,孙炬从关键术语、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发现及研究启示四方面对此展开细致的导读。第一,关于关键术语,孙炬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话语的渐进制度化、意义循环及话语经济等四个方面,并结合文章具体实例进行解释说明。第二,在研究综述方面,孙炬具体阐述了有关研究的话语建构、文本选择及其分析层面,并对Naturalization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三,在研究发现方面,孙炬总结了一个相似点、四个不同点,并针对其异同,她提到话语是被其实践群体赋予生机的,所有话语社区都将他们重复出现的实践制度化,且深刻的学术分析影响其他话语的演变。第四,在研究启示方面,孙炬强调,要关注不同类型的话语,这有利于对社会问题的谈论和解读,反思“行动中的话语”,并且进一步的研究应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解释性批判,同时可采取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随后,部分与会老师与研究生就阅读材料交流分享了自己的疑问,收获与体会。与会研究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后,孙炬就问题给予了细致的解答,随后葛云锋、王佳宇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最后,田海龙总结了以上讨论内容,并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此次读书会不仅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又通过批评话语分析,关注于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相信与会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至此,此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供稿审核人:张京国
编辑:陈佳惠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