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4时,外国语学院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举办的第884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之“科研伦理”院长论坛——学术理想、职业选择与终身成长,于长清湖校区树蕙堂第一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卓教授担任主讲,由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董欣老师担任主持,学院全体研究生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董欣老师对王卓教授做了简要介绍。随后,王卓教授从学术理想、职业选择、终身成长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王卓首先介绍了如何树立学术理想与科研坚守,并对在座的研究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要求。王教授强调,第一,知识积累,在研究前期要做好大量的阅读并作批注反思,包括书籍阅读、文献阅读,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第二,科研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如可视化分析、质性研究等;第三,思维训练,新论文产出是基于新问题的提出,而新问题的创造则来自于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第四,学术规范,要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坚守科研伦理;第五,理论建构与应用拓展,在做好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接着,王卓讲解了研究方向与职业选择的“变”与“不变”。她提到,“不变”的是作为一名外语人的外语技能(听说读写)、翻译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而发生变化的则是新时代、新要求、新定位、新方法。并针对职业选择这一问题,王教授建议应“宽路径”就业。第一,应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基于国家和社会需要、理想与志趣树立远大的职业规划;第二,应有脚踏实地的理性,包括审时度势、认清自我与自立自强。
关于终身成长,王卓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即固定式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她强调,成长是一种品质,是职业生涯提升的保证。并建议在座的研究生应选择成长型思维模式,时刻准备接受挑战。最后,王卓教授为在座的老师和研究生分享了自己在Umass访学结束时的学习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向着阳光,努力生长,无论何时何地从不要放弃成长。
讲座最后,现场研究生同学就思维模式的选择及阅读外文文献时翻译软件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提问,王卓均给予详细的解答。董欣最后鼓励在座的同学,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坚持学术理想,明确职业选择目标,最终实现终身成长。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审核人:张京国
编辑:陈佳惠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