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ACADEMIC

【学术讲座】李志清教授:法国的没落和法国思想的枯竭

作者:外国语学院 周俊 时间:2021-06-03 浏览量:

6月1日晚上,外国语学院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社科大讲坛之第一一五二期“法国的没落和法国思想的枯竭”在文渊楼B区236教室成功开展。

本次讲座特邀中国海洋大学二级教授、教育部大学法语四级考试组组长李志清教授担任主讲,由外国语学院西方语系系主任曹淑娟老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伊始,曹老师对李志清教授做了简要介绍,随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邀请李教授进行讲座。

首先,李志清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要话题,即法国的没落和法国思想的枯竭的缘由。随后,他谈到法兰西民族的思维与行事特点。法国酷爱抽象思维,法国精神的设计是抽象的,因而其结果只是推理的形式而并不一定是基于经验的现实。李教授引用孟德斯鸠的话语,“小题大做,不厌其烦。大题小做,乐在其中”,证实了法国思想均要赋之以抽象理论。

其次,李教授论及法国人思维方法的根源。法国人的思维逻辑有以下四个特点:(1)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2)必须将每个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部分来处理;(3)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4)我们必须时时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同时,李教授谈到,天生唱反调是法国人的主旋律。

之后,李教授从理论主义的危机为出发点,对法国思想的枯竭进行概述与总结。法国人闭塞且追求享乐,受笛卡尔影响一味追求狭隘的形式完美和清晰而忽略哲学的深度。正如佩尔菲特所言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他们(法国人)不正常的思维:追求平等却又要维系已有的特权。

最后,李志清教授围绕法国高考的题目进行主题的深度阐释。他列举了近几年法国高考的哲学考试题目,谈到理性主义是法国高考的永恒主题。同时,控制20世纪大半叶知识界的马克思主义、共和主义和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混合体渐趋瓦解,末世学正在取而代之。李教授认为法国若要改变,革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最后,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摄影:单海龙

供稿审核人:张京国    

编辑:王艳晴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