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ACADEMIC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举办齐鲁文化论坛

作者: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 葛瑞婷 时间:2020-11-02 浏览量:

10月23日下午,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齐鲁文化论坛”第七十一期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逸夫楼211会议室举办。本期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赖非先生为研究院的师生们作了题为“古代石刻田野调查方法”的讲座。讲座由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吕文明教授主持。研究院师生40多人聆听了报告。


赖非的讲座内容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一是从作品到作品——寻找作品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作品到人——寻找作品的创作者;三是从人到事——追寻作品背后的故事;四是由事到环境——探寻作品的成因;五是由人、事、环境回到作品——探寻作品的内涵。赖非就这五个部分分别举例说明了古代石刻田野调查的思路与途径,指出对作品原生价值、次生价值的评判,是调查的目的。他特别强调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指出自己的代表作《书法环境——类型学》一书就是来源于对古代石刻田野调查方法的反思和总结。他指出每一个时代的书法都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实用性作品、典型作品和美术型作品。这三种作品在写作时的笔法和心态都不一样,各自有不同的功能。而任何一件作品的出现都是环境选择的结果,发展也是环境推动的结果,作品之间的作用构成了发展的动力。在后面的讲座提问环节,听众提出了许多与讲座内容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均得到了赖非研究员耐心细致的解答。


吕文明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赖非研究员的讲座主题虽然是“古代石刻田野调查方法”,但是对当下的文史哲研究都具有普遍且非常重要参考价值。尤其是对有效改变现在文史学界越来越难找到问题领域的研究现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他号召研究生同学要学习赖非研究员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思考、笔耕不辍的精神,同时也提醒大家做学问不能急,要想在学术领域做出成绩,就得坐住冷板凳。(摄影:葛瑞婷)

供稿审核人:颜春杰    

编辑:刘   颖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