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外国语学院联合社会科学处举办的社科大讲坛第1050讲,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成功举办。线下师生同时于长清湖校区文渊楼B区242多功能同传会议厅收听了讲座。本次讲座也是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讲坛特邀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科领域专家组组长、外语学科首席专家钟智翔教授作了题为“如何成为“一带一路”所需的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卓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400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
|
|
讲座伊始,王院长介绍了钟智翔教授的学术成就并对钟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钟教授开始讲座。钟教授首先围绕“一带一路”的概念做了详细阐释,他指出,“一带一路”是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的时代背景所提出的概念,遵循开放合作、和谐包容等原则,并结合图示展示了“一带一路”的框架思路。钟教授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几个方面解释了“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问题,并对“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做了详细解释。之后,钟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批的外语人才,这种外语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接下来,钟教授指出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领域十分广泛的现状,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4种需求。钟教授提出,据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大致有4种需求:(1)政府间人文交流需求;(2)项目决策与谈判需求;(3)项目落地国外需求;(4)项目落地国内需求。他举例优果华通国际(泰国)有限公司的岗位招聘要求,指出“一带一路”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逐步从“精通外语”向“一专多能”、“多专多能”转变。尤其是通晓多种领域知识的高素质、综合型外语人才更是备受企业青睐。这表明除外语外,学生还应掌握其他学科,如经贸、旅游、法学、工程技术等行业的知识,成为具备“外语➕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
之后,钟教授谈到“一带一路”复合型外语人才所需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与人才需求类型息息相关的。从任务类别来看,普通复合型外语人才、高级翻译人才、国别与区域通是外语人才的主要类型,特点是“语言+知识”。行业通是外语人才基本类型的升级版,其特点是“行业知识/行业技术➕语言”。不同人才类型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各不相同。其中关于普通复合型外语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钟教授举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他们在培养普通复合型外语人才时提出,要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具备外语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经贸专业知识的外语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
接下来,钟教授就怎么才能成为“一带-路”所需外语人才展开讨论。知识复合化、专业化、技能化是成为“一带一路所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所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是外语能力强、汉语翻译能力强、知识学习能力强、叙事沟通,能力强、情况掌握熟的综合性人才。同时,他对研究生提出了在学习阶段的外语学习细节要求。
最后,王卓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她首先感谢钟教授的精彩发言,深觉受益匪浅。其次,对于未来学生的定位,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培养计划的改革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打造“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
供稿审核人:张京国
编辑:王艳晴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