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ACADEMIC

唐铁桥教授和杨承磊教授来信工学院做学术报告

作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18-05-03 浏览量:

2018年5月2日下午,应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唐铁桥教授、山东大学杨承磊教授于长清湖校区信工学院506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Aircraft boarding models based on pedestrian-following behavior”和“VR 增强虚拟现实真实感体验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本次报告会由信工学院刘弘教授、郑向伟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报告会上,唐铁桥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动机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阐释了高水平文章的写作。他提到,在科研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基于跟随行为的登机建模分析”这个课题是唐铁桥教授在一次乘飞机的体验中偶然发现的,他认为发现问题要使用“田忌赛马”的策略,在大的问题中分析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好的文章离不开文献的搜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需要时光的打磨,要在阅读大量文献的过程中积累、梳理相关知识,并且恰当的应用到自己的研究当中;最后,唐教授又结合自己发表文章的实际经历讲解了认真修改论文、虚心听取审稿人意见的重要性。好的文章是改出来,他提到自己曾有一篇文章的审稿意见长达16页,在按照审稿意见精心修改后被录用。这一经历极大的鼓舞了在座师生,提高了师生们积极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信心。

杨承磊教授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常用设备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4D影院、潜水艇仿真等;其次,杨教授介绍了增强虚拟现实感体验的关键技术:多画显示技术、移动视点技术等,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讲解虚拟现实感体验中关键技术。他指出,在虚拟现实感体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视角不同问题,要采用合适的技术来处理虚拟现实的视角问题才能获取更真实的体验感。比如几位同学在打球的过程中在不同的视角看到的球的位置是不同的,采用多画投影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该体验感中的视角问题。最后,杨教授根据自己的项目经验讲解了增强虚拟现实中的最佳体验与效果模型、评估方法以及融合用户创新设计的VR新模式。

报告会问答环节,唐铁桥教授和杨承磊教授与在场师生积极互动,就报告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并对师生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同时,两位教授还向现场师生分享了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经验,令全场师生获益匪浅。两位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赢得了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提问环节

两位教授与学院部分师生合影

唐铁桥,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优青。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交通行为建模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航空交通、交通能耗与环境等领域。出版80余篇SCI收录论文,他引2000余次,H-指数是29,10篇ESI高引论文,3篇hot paper,2篇论文被列为2014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论文;出版两部专著。此外,2008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以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1项青年基金,2项面上项目和1项优青);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973”项目3项。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杨承磊,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为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支撑计划等课题2项和省部级项目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目前在ACM CHI,WWW,CAD,中国科学等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现为山东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Jinan ACM Chapter共同主席,山东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动画与数字娱乐专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图学学会动漫图学专委会副主席。

编辑:陈佳惠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