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报仇!我们要为民族战斗!你是黄河的子孙,我也是中华的裔胄,锦绣的河山,怎能让敌人践踏,祖先的遗产怎能在我们手里葬送?”5月31日晚,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全国首演,全校一千名研究生观看了本场演出。
歌剧《流亡曲》是根据歌曲《流亡三部曲》加工改编而成的。由“一二·九”运动发起者之一、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的江凌先生和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及叶琼共同创作,1937年发表后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轰动。《流亡曲》讲述了“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对从关外逃到关内的男女青年学生由目睹同胞惨死到醒悟奋起反抗,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故事。音乐学院2012级研究生李正圆、孙明蕾在开展学术研究时关注到这部尘封已久的歌剧,她们辗转北京、重庆等地,最终在北大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找到了歌剧的创作原稿,由此激发了音乐学院丁汝燕教授极大的创作热情。在尊重原创剧本的基础上,丁教授倾力指导,对歌剧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创作,最终将这一经典作品呈现在舞台上。我校音乐学院吴双、宫晨等20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演出,展现了我校研究生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训练有素、扎实出色的专业功底。
演出过程中,演员用真挚的情感、细腻的表达感染着在座的每一名观众。观看演出的研究生内心深受震撼和鼓舞。教育学院研究生杨萍谈到:“歌声响起的时候,我的眼睛就不由自主地湿润了,之前从来没有看过关于抗战的歌剧,这一次确实被震撼了。我们为战争年代逃亡的同胞感到心痛,同时也为他们的勇敢感到骄傲,更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感到自豪。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部歌剧再一次提醒我们,不忘国耻、自强不息。”美术学院研究生张冬云表示:“这部歌剧内涵深刻,凝聚着作家和演员的心血,令人感到非常震撼。我们热爱和平,但面临侵略,我们应当选择勇敢。这部作品带我们回顾了老一辈革命战士浴血奋战的感人历史,感动之余,又让我们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刁清涛说:“演员动情的表演、如泣如诉的歌声仿佛把我带回到那个年代,把我变成了流亡者中的一名,使我亲身经历着那些苦难。而在这种苦难和压抑之中,我们又感受到了力量和希望。历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70多年,但那些苦难的岁月我们不应忘却,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唯有祖国富强了,我们的民族才能不受欺凌,我们的人民才能有尊严的活着。
通过观看歌剧《流亡曲》,广大研究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体悟了战争年代青年人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认识到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正视历史、铭记历史的同时,广大研究生将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工作、生活当中,以自身的全面发展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