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校园视点】“筑梦·助学·铸人”——我校研究生奖助工作纪实

作者:王庆荣 张露露 时间:2016-03-25 浏览量:

春暖花开,绿上枝头,山东师大校园换上了春的新装,我校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让广大研究生如沐春风,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近几年来,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紧紧围绕如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探索和构建“筑梦·助学·铸人”育人体系,实现资助与激励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奖助贷补“四位一体”研究生助学机制,让研究生感受到学校的浓浓关爱,在感恩情怀中树立崇高理想,潜心学术研究,坚持人生梦想,不断快速成长。

注重学术引导,用科研构筑人生梦想

“能够获得研究生期间的最高奖项校长奖学金,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振奋。”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专业2013级硕士生冯杰感慨地说,“很感激导师唐波教授对我的栽培和教导,让我对怎么搞科研、怎么做学问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学校和老师对我的期望,今后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地对待学术问题。” 

2015年9月学校出台的《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对奖学金评选细则和评选办法作出进一步的改革和优化。目前我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奖项。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学术导向、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注重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培养质量,通过更加公开、科学、公平、有效的方式,激励广大研究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在研究生群体中营造出了一种竞争有序、充满活力、学术氛围浓郁的学习科研环境。

在2015年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选中,张九童等14名博士研究生、左腾飞等105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博士每人3万元,硕士每人2万元;从国奖获得者中评选出3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获得校长奖学金,每人1万元;学业奖学金实现100%全覆盖,博士一等奖每人1万元,硕士一等奖每人8000元,共计发放各类奖学金近1800万。求学之路是漫长的,研究生奖学金不仅肯定了学子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累累功绩,更多地激励他们在漫漫求索的路上勇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学术理想,闯过更有挑战性的学术难关,攀登更艰险的学术险峰,从而实现更有分量的人生价值。

坚持人文关怀,让“爱心”助力学业成长

实现梦想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漫漫求学路上,可能会有一些困难阻碍研究生们学术梦想的实现,其中生活拮据可以说是最大的难题。国家与学校充分考虑到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设立多种助学金项目,让处于困境的优秀研究生免除后顾之忧、不被生活所困,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科研之中,没有过重负担地追逐自己的学术梦想。

体现人文关怀是研究生资助工作的着力点。我校研究生助学金是由国家财政和学校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所有全日制研究生。为了使博士生潜心科研而无生活之忧,学校最新出台了提高博士生助学金待遇的规定,博士生助学金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硕士研究生助学金每人每月500元。此外,学校时刻坚持“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关爱送到手里,把责任扛肩上”的宗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专门建立了贫困生档案,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费缴费压力大的研究生都能申请上助学贷款,对个别大病学生或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学生设立专项资助。同时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安心学习研究,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学校于2015年底开展了“情暖冬日”专项资助活动,为符合资助对象条件的200多名研究生一次性发放资助金并且深入特困学生家中进行慰问,将学校的关心和温暖送达每一位被访学生家中。通过这种多措并举的形式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能够实时跟进学子状况,满足其不同的生活需求,让受助研究生深切感受到了学校给予的温暖与关怀,使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带着一份暖意的情,更加积极投身于学术理想。

文学院美学专业2015级硕士生董洁,是获得2015年度研究生“情暖冬日”专项资助第一批次的学生之一,她说:“学校对我的资助,仿佛是严寒中一抹温暖的阳光,让失去双亲的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春节,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带给我的关心和激励,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为拼搏的斗志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搭建实践平台,在自我锻炼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助一辅”工作是研究生从事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的简称,是为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导师负责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推进助学助困工作,增强研究生工作实践能力和奉献服务意识而设置的一项助学政策。学校制定了《山东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每年出资150多万,设岗700多个,为研究生锻炼综合素质和勤工助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一方面,“三助一辅”工作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助研、助教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教学水平,即基础研究能力与素质,还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即科研作风和敬业精神;助管和学生辅导员有利于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三助一辅”工作是缓解研究生经济困境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承担着特困研究生的帮扶功能。

“这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奉献服务意识,研究生在担任助管等工作期间,参与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不仅提高了责任意识,得到了全面发展,也给各单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减轻了单位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谈到学校的研究生的“三助一辅”工作,人事处处长孔祥云感慨地说。

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成新教授说:“关于助研,我觉得很好。助研是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推进器。它发挥着杠杆作用,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乘数效应和后续效应将逐步显现;它发挥着认同作用,将研究生视为学校科研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校“十三五”整体布局目标的实现。”

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5级硕士生张露露,读研以来一直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担任助管工作,她说:“在这个岗位上的锻炼,一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作为勤工俭学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父母减轻负担,提高自己的独立能力;三是能够为学校研究生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奉献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可谓一举多得,受益匪浅。”

“三助一辅”工作为研究生提供了一块平稳的助力板,有利于推动研究生成长成才,促进研究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帮助其更好地在校园里锻炼、充实、提高自我,努力成就人生价值。

好风凭借力,助梦上云霄。学校十三五规划“1334”战略中,把学生工作和科研创新作为工作重点。作为科研人才的生力军,抓好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工作至关重要。“筑梦·助学·铸人”育人体系的构建,对于帮助在校研究生树立人生梦想,培养学术思维,培养爱校荣校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将立德树人融入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受到了研究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研究生们纷纷表示,奖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实际的生活资助,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求学问,努力潜心搞研究;而且对其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督促他们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向着成为一名新世纪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不断努力!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