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由社科处、研究生工作部共同举办的社科大讲坛在千佛山校区举行。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建宁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德融数理 知行合一——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新模式探析》的学术报告。学校教师、研究生200余人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张文新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林建宁围绕“德融数理”这一主题,从概念释义、提出背景、内涵与逻辑呈现、教学实践四个方面展开。他指出,这里讲的“数理”是指广义上的所有的知识,而“德”是人生发展的雨露,是方向和性质,保证人和事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者的关系是以德为魂,以数理为体,魂体交融,相依相存。他认为,当下存在着“知行分离,说做分离”等社会现象,主要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林建宁具体阐释了“德融数理”“从现象到数据再到原理最后到情感”的逻辑呈现过程。“德融数理”的逻辑特点表现为“过目难忘、心中有数、学而习之、融会贯通”。林建宁认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青少年时期是培养道德意识、树立人生目标、形成个人品格的关键阶段,对现代中小学生德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十分紧迫的课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如何适应现代青少年的特点,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穿越时空,融入当今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做好当前德育教育的关键;要实现以上目标须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原点出发,实现道德教育有效切入;二是融入数理,探索德育教育新途径;三是学以致用,构建德育教材新体例。
张文新代表学校对林建宁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此次报告会作出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此次报告会不仅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的人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