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经济学院于厚德楼204室举办第1045期“治学·修身”博士生学术论坛。此次学术论坛由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曹相东担任主讲人,做主题为《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评价与动态演化》的学术报告。经济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场参与。
会议伊始,曹相东基于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加速的背景,提出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命题。他指出,绿色经济可以产生环境效益以支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连接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创新理论。曹相东使用了熵值、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等方法分析了31个省份不同层次绿色经济的增长特征以及各省空间要素的演化特征。通过分析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基尼系数和绿色经济增长的总体差异贡献率等数据,曹相东进一步介绍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时间演进、空间格局、动态演化和长期预测分析及空间影响。最后,他指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绿色经济增长呈现整体波动和上升趋势,并且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
此次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同学们深刻理解我国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中国绿色经济的效率问题,并进一步掌握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和数据清洗、整理方法,为同学们进行绿色经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之后的研究与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摄影:邵明雪)
供稿审核人:吕益国
编辑:马小凡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