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下午,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体育学院共同主办的“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文渊楼C区152教室举行。学院邀请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王政涵、宋健两位同学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题与研究生们进行了一次生动具体的科研交流。
王政涵首先以《体教融合背景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和推进策略》为题进行了分享。他首先讲解了选择此题目的灵感和依据及此论文所用到的研究方法等。他认为体教融合意见的颁布和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小篮球的广泛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向前迈进的步伐,体现了体教融合发展的先进理念。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篮球的综合实力及其可持续发展。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面临 人才匮乏、人才梯队断档、竞赛衔接缺乏、优秀教练员难安置、教体部门职能割裂等问题。他提出,可从改革篮球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建设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完善各类各级篮球竞赛;畅通退役篮球运动员安置问题;丰富在校学生课余训练竞赛活动这几个方面来实施推进,以更好地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培养篮球后备人才。
宋健以《LTAD理论视域下我国冰雪运动项目》为题进行分享。他首先详细讲解了LTAD理论的由来及发展情况,并指出加拿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LTAD模式主要是由七个阶段构成,用于指导从婴儿期到成年各个阶段的体育活动的参与、训练、竞赛和恢复途径。这七个阶段分别为积极开始阶段、基础兴趣阶段、训练适应阶段、专项化训练阶段、训练参赛阶段、训练制胜阶段、终身运动阶段。通过对加拿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LTAD模式的解读和研究,他得出,LTAD模式的核心在于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对运动员进行分阶段性的长期培养;在青少年时期要注重运动员个体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主要以培养运动兴趣为主;运动员的长期培养以选培结合的模式;根据项目专项化发展特点制定符合运动员的专项化训练时间;注重运动员个体的长期发展,为其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等结论。
两位同学在介绍自己的论文之余,不仅向各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还推荐了可获取学术资料的公众号、学术会议、APP等,可谓是干货满满。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增强了同学们的科研意识,对将来的科研产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供稿审核:吴 涛
编辑:徐梦琪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