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科研生活,增强同学们的科研意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交流学术热点,2022年3月10日下午,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体育学院主办的“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文渊楼A区会议室举行。体育学院研究生刘豪杰、胡田田和王宁以“从中考体育、高考体育出发”为题与研究生们进行了一次生动具体的科研交流。
刘豪杰首先以《加拿大体育素养PLAY测评体系对山东省体育中考测试的启示》为题进行了分享,认为近30年中,体育素养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加拿大在此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定义以及较为系统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加拿大体育素养的研究,还可以建立出符合我国的体育素养定义以及体育素养评价体系。他提出,现阶段我国还处于体育素养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借鉴加拿大在体育素养促进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还要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运动能力出发,加强对运动项目和自然环境地针对性评价与引导,体育教师要从一个“帮助学生通过体育考试”的角色向“培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角色转变,使学生拥有较好的运动兴趣、体育锻炼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运动行为。
胡田田以《核心素养理论视域下我国“高考体育”评价模式的区域性探究——以山东省为例》为题带领大家展开讨论,认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近30年持续下降,在中小学学校里小胖子、小眼镜、小糖人等随处可见,因此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逐渐提高了对体育在各教育阶段的重视程度。接下来对于高考体育考什么、怎么考以及多少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高考体育”。
王宁以《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中考“升值”的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山东省16地市近三年的数据分析》为题展开了分享。王宁认为体育与教育的关系史可以概括为:融合到分离,再到结合,最后到融合。从中考体育评价方式看,主要包括三种,合格制、等级制以及分数值。对于体育中考的“升值”,王宁认为,对学生来讲,表面看是提高中考体育成绩,实际是为了增强中学生的体质;对体育教师来讲,中考体育考试加大分值无形中提升了体育教师的地位;对社会来讲,提高体育中考分值实质是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针对中考体育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极具创新性的三突破、三坚持建议。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同学们对中高考体育问题的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科研意识,对将来的科研产出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摄影:王钊 李静国)
供稿审核:吴 涛
编辑:徐梦琪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