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美术学院在千佛山校区三号教学楼报告厅举办了“治学·修身”学术论坛——“追求有灵性的美育”讲座。本次讲座由美术学院教师李民主持,青岛二中高级教师屠晓蓓担任主讲嘉宾。
讲座伊始,李民向大家介绍了屠晓蓓。屠晓蓓是青岛市的美术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青岛市教学能手,也是山东美术出版社高中必修教材《美术鉴赏》的核心作者。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屠晓蓓为美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热爱与心血,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实践探索美术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山东省美术教研员肖钢也对屠晓蓓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肖钢说到,屠晓蓓是山东省美术教师最高水平的代表,屠晓蓓所传递的课堂经验和专业理论,值得我们每位未来美术教师深入学习。
首先,屠晓蓓以一段“艺术是什么?”的视频作为导入,对美育的概念及意义作出解释。美术作为一门具有独特气质与魅力的学科,它的教育意义并不拘泥于促进技能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头脑的成长。一名美育工作者的理想就是探寻美育的真谛,激活学生身体里的艺术种子,并让这颗种子具备持续生长能力。屠老师指出,开展“有灵性的美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而只有面向每一个普通学生的常态课才能成就有灵性的美育课程。
随后,屠晓蓓对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作讲解分析。屠晓蓓谈到,美术是启迪广博智慧的学科,启美即慧智。而美育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在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和领悟美。屠晓蓓以“深度鉴赏美术经典”为例展示践行攻略:美术鉴赏、赏创结合、名作新画、哲学戏剧四位一体,优化教材和学习任务,统筹学生认知进阶,实现联通学生多元思维。同时,屠晓蓓展示了基于其美育理念所创设的校本课程,强调普及多元化课程,营造具有原创力的校园文化,是点燃学生持续的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美育的价值和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对美术课程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屠晓蓓对美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也感染激励着在场同学。追求有灵性的美育,追求有灵性的美术课堂,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摄影:何伊婷)
供稿审核人:王书艳
编辑:刘 颖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