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心理学院于文宗楼2-207教室举行了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孙宇作题为“后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的精彩学术报告。心理学院部分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此次报告针对在后信息时代中,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研究生孙宇分别从“数字化”、“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展望”四个角度切入,向大家展开介绍了什么是“后信息化时代”、信息革命——互联网、心理学研究中的大数据技术以及大数据研究给互联网心理学带来的启示。首先,孙宇为大家介绍了后信息化时代的概念以及进入后信息化时代后人们生活的变化即数字化,而且生活的数字化导致了生活的媒介化、使不同的屏幕来源的数量合并,使个人生活和经历呈现出碎片化与非同步性。随后,孙宇从互联网与心理学的碰撞作为导入,介绍了互联网信息学、互联网的三大研究(现象学研究、移植研究、新颖研究)以及网络成瘾、网络与情绪、网络人际关系等一系列与互联网心理学相关的研究形式与研究热点。接着,他从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基础、大数据的价值向大家介绍了大数据心理学。孙宇进一步介绍了使用大数据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步骤,包括收集获取数据、处理数据与提取信息、分析数据与数据可视化、溯因推理四个阶段,强调了大数据能够帮助心理学研究者获取大量的行为指标这一事实。此外,他还向大家介绍了归纳、演绎与溯因这三种提出假设的方法,启示我们归纳法在现象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溯因法可以构建解释性理论,而演绎法可以用来检验实施大数据研究策略所产生的知识。
最后,孙宇就动机与结果的探讨、可重复性危机等一些互联网心理学问题与大家做了讨论,并推荐了相关的教材和网站,为同学们深入学习互联网心理学以及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次讲座是心理学院组织的学而知“心”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帮助对互联网心理学领域以及大数据研究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快速了解相关方法,锻造同学们的学术素养,为未来的科研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稿审核人:赵 宝
编辑:刘 颖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