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七点,公共管理学院第八讲“治学·修身”硕士学术论坛在文渊楼C区455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与途径”为主题,主讲人团队由2019级研究生李想、郭英超,2020级刘文娜组成,学院部分研究生到场参与此次论坛。
首先,刘文娜同学首先介绍了本次学术报告的选题背景,讲解了红色文化的处境以及融媒体功能。她提到,红色文化是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及时间的推进而形成的文化资源,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也融合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具备很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群众性特征。关于红色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她认为,任何文化的传播都不应偏离我们的主旋律,那么这就要求红色文化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占据主导地位。随后,她就新时期融媒体传播介质的多样性展开讨论,强调传统和现代传播手段的结合,强调综合运用图文、声音、影像等,让受众去观看、聆听、品味、触摸,从而获得一种浸入式的文化体验。
其次,李想同学结合社会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优势特征及发挥这些优势对提升红色文化各种价值的意义。他表示,要发挥融媒体技术对红色文化传播的优势作用,推进红色文化的大众化、矩阵化、共享化、互动化等多种传播,以提升受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感知红色文化多元而又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他在强调红色文化实践应用价值时,侧重对红色文化内在价值的发挥,提升红色文化的政治价、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多重价值,有利于巩固核心价值观认同保障体系,提升市场主体的思想道德修养,坚定精神信仰和爱国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最后,郭英超同学就融媒体时代如何实现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做了分析。他认为,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需要多主体参与、多课堂融合和多途径实施,要发挥学校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借助思政课教师和其他教师的力量以及发挥同辈互助的作用。与此同时,要突出思政教学一课堂、激活校园文化二课堂、用好网络新课堂。此外,高校作为面向当代青年输出主流价值观的桥头堡,在宣传红色文化时既要巩固传统媒介宣传红色文化的地位,也应该学习、利用这种新兴传播方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瑰宝,让革命英雄人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今晚的报告分享,我们学习到,在各种传播媒介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时代,就要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优势作用,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拓展新的认识角度,并运用融媒体技术传播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升红色文化的多重价值,让红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摄影:姜丹丹)
供稿审核人:张卫东
编辑:王艳晴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