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ACADEMIC

【治学·修身|博士生学术论坛】浅谈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作者:心理学院 王旭洁 时间:2021-04-09 浏览量:

4月8日下午,心理学院于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文宗楼2-207教室举办“治学·修身”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五期,本期论坛邀请心理学院博士生王凯旋作题为“浅谈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学术报告,心理学院部分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前往聆听。

此次论坛上,王凯旋从“Why”、“What”、“How”、“Inspiration”四个角度切入,解释了“为什么要使用近红外成像技术、什么是近红外成像技术、如何应用近红外成像技术以及近红外成像技术给科研方法带来的启示”等问题。首先王凯旋宏观讲述了近红外技术的发展进程,他提到,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其观察工具和概念的创新,而解决神经机制以及干预疾病等需求的出现推动了脑神经科学观察技术的发展。随后,王凯旋在技术原理、功能以及特点三个方面,对比介绍了EEGMEGfMRIPETTMS等多种技术。他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原理——Lambert-Beer定律以及该技术的特点。在介绍近红外成像技术的功能时,他强调,技术只是一种帮助认识个体认知与行为的辅助手段。此外,他还向大家讲解了How--Block设计、How--Event设计等近红外成像实验设计的设计原则。最后,为便利学生日后深入学习并应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王凯旋向大家分享近红外成像技术在研究记忆、群体、交互等领域的技术进展与未来启示,并推荐相关的教材和网站。

本次“治学·修身”学术论坛是心理学院学而知“心”讲堂系列活动之一,该论坛旨在为此领域感兴趣或刚入门的学生提供了解相关方法的途径,为深入研究该领域的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启发学生科研思路,助推学院科研工作发展。

供稿审核人:赵   宝    

编辑:刘   颖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