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贝一明(Emanuel Pastreich)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3155报告厅作了一场名为《全球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自信力》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传媒学院副院长张冠文主持,传媒学院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报告会上,贝一明教授首先将中国传统儒家女性地位与当代女性地位作对比,引出了中国文化的进步性。接着从文艺复兴到古希腊文明这一历史角度,证明文化教育不是全盘复制,而是从历史中寻找创新灵感,继而蓬勃发展。然后,贝一明教授例举了现代各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指出教师和学生的标准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是需要完善进化的。贝一明教授就高校收取高额学费这一事件,分析学校受利润驱使这一现象对整个国家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的影响,深入浅出地提出了本次报告的结论: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未来不是模仿其他国家,也不是照搬中国传统儒家教育,而是从融合中获取灵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最后,同学们就不同国家教育模式的比较、文化的包容性与排斥性等问题同贝一明教授展开了积极的对话交流,收获颇丰。
本次报告会成功举办,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中国文化的学术学习,更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在丰富了同学们学术造诣的同时,更开阔了同学们的世界观认知。
贝一明教授(Emanuel Pastreich)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耶鲁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教授,韩国庆熙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主讲国际关系文化论,致力于东亚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研究。贝一明先生学术思想师承后现代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迈克尔·普明,熟练掌握三国语言。出版专著《跨海求真:哈佛博士论中美未来》,《一个美国人眼中的大韩民国》等,学术成果颇丰。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