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8日,由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历社学院承办的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在长清湖校区史学楼328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孙琇,作了题为“查尔斯·蒂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的精彩报告。历社学院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共分为三部分内容,即历史社会学是什么、查尔斯·蒂利的历史研究及孙老师通过研究和撰文所得的感悟。首先,孙老师引用Emile Durkheim、Braudel、Bourdieu等人话语,向同学们阐释历史社会学的定义。为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这个新兴分支学派,孙老师联系当下实际,以对特朗普的评价和对金正男遇刺问题的看法为切入点,总结历史社会学的定义和其研究的对象。她强调历史学是追溯过去,社会学是考察当代和此刻,两者是从不同的维度看待问题,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把两者结合便可以有利的弥补这些缺陷。随后,孙老师以介绍查尔斯·蒂利的生平经历为过渡点,进入第二部分的讲解。在对查尔斯·蒂利个人的介绍中,孙老师还特别介绍了查尔斯·蒂利的四位导师。通过讲述,她告诫同学们在做人物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与所研究人物相关的人和事。紧接着,她向同学们推荐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等学术专著,并对这些专著内容和中心论点作了简要叙述。在此,她提出了查尔斯·蒂利关注的三个重要话题——民族国家的形成、民主与民主化以及抗争政治。她强调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主化的发展历程都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环境包含着强制、资本以及两者的联合。当强制和资本走向联合时,必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抗争,而这种抗争就是“戏码”。在抗争过程中,统治体制不断加以完善,由此社会也不断发展和变迁。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孙老师以年代事件为关节点、以世纪为单位、以法国为对象,分析了其抗争政治的转型。孙老师还以其研究方向为支点,以追溯和倒推的形式,分析阐释了查尔斯·蒂利历史主义思维的来源。最后,她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治史研究过程向同学们分享做学术研究的感悟。她告诫同学们要多读书,多积累。在学术研究上,孙老师强调要有坐冷板凳的毅力、要不断锻炼学术研究的逻辑思维,并学会运用这种思维对周边事务和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和解读。在讲座临近尾声之时,孙老师还详细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诸如主观论与客观论的关系、如何看待历史学与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等问题。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知识、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还拓展了同学们的研究逻辑思维,为同学们今后的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