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五四青年节之际,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历社学院承办的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在长清湖校区史学楼326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杜学霞,作了题为“我的研究生生活”的精彩报告。历社学院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杜老师以保尔·柯察金的话语为导入,概括了自己研究生生活的特征——充实而丰富。随后,他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研究生阶段的论文写作、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启示”三部分展开叙述。在学习生活方面,杜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系列照片,包括课堂笔记照片、所学课程列表、名校游学与访古照片等等。在此,他特别回忆了各领域专家讲课的情景(如王道成老师讲《慈禧研究》),并就讨论课的学习模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告诫同学们要主动适应研究生讨论式的学习模式,在讨论课中要努力做到“三多”,即多动口、多参与和多思考。此外,杜老师以顾颉刚先生写详细日记为例,要求同学们重视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意识,勤记笔记多反思。同时,杜老师还特别强调“读史阅世”的重要意义,他给同学们提出了“三读”意见:读史料、读经典及读名家名著。他告诫同学们要珍惜研究生时光,多读书,以此开阔眼界。
在论文写作方面,杜学霞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三步走”的方法——选好题、开好题和写好文。就如何写一篇好文章,他向同学们分享了三点技巧:一是多读史料、做好笔记;二是梳理相关学术史,做到心中有数;三是紧紧围绕问题进行分析,避免平白直叙。随后,他从目前学生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入手,特别指出论文立意和书面用语规范的重要性。在生活启示方面,杜老师以自身经历感受为实例,告诫同学们要树立务实的理想、要有奋斗的精神和高远的眼界。在报告结束之后,杜老师和同学们就具体的论文写作细节、研究生实践活动和今后就业方向等问题做了详细探讨。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同学们对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认识,使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研究生生活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要影响,为同学们坚定自我理想、走好今后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