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在长清湖校区B342教室举行。外国语学院杨金蕊教授系统介绍了学术英语口语教学的需求,产出导向法的缘起和理论体系,并展现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口语教学设计案例,为全场研究生作了精彩的报告。
讲座伊始,杨金蕊教授首先针对学术英语口语教学中“产出导向法”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这一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即现阶段学术英语口语教学的需求。杨教授援引了国内知名学者的相关观点,提出如何系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通用学术英语口语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杨教授提出制约大学生学术英语能力提高的两个因素,一是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二是通用学术英语能力与专门学术用途英语的矛盾性。其次,杨教授通过研究中国知网文献发现了目前国内对于学术英语能力提高的研究偏重词汇和语法,而缺少对交际功能较强的学术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因此,运用什么教学方法提高学术英语口语能力就成为研究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接下来,杨金蕊教授从我国普遍的大学教学法中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法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的弊端谈起,指出要解决传统教学法学用分离问题造成的本土大学英语教学困境,以学习为中心的“产出导向法”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杨教授引用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产出导向法”的缘起发展和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流程为一体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详略得当的介绍,开拓了在场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这一教学法,杨教授以学术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单元主题为例展示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案例。
最后,杨金蕊教授总结了讲座的主要内容,提出产出导向法虽好,但也存在着产出语言的相似性高,目标语言不易保持等不足之处。讲座结束前,杨教授认真回答了研究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讨论“产出导向法”的利弊,并鼓励研究生积极探索研究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为实际的英语教学实践寻求更加可靠的理论支撑。
本场讲座针对大学生学术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教学理论研究视野,普及了关于“产出导向法”的提问与讨论,激发了研究生对于大学学术英语口语教学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
杨金蕊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方向硕士生导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特等奖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外语中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教育部考试中心PETS口试山东省主考,山东省教育厅考试院PES口试专家。(摄影:尹佳瑞)
供稿审核人:金 鹏
编辑:刘娟娟
审编:王庆荣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