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修身学术论坛 ACADEMIC

新传学院举办“治学·修身”学术论坛之“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汇报分享会

作者:新闻与传媒学院 宋汶倩 林菲 张天祥 时间:2018-12-20 浏览量:

12月14日下午2点30分,由是研究生工作部和新闻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一楼学院会议室举行。此次学术论坛围绕 “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展开汇报分享, 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陈璐、陈昊、朱科、李东英、张全菊、赵阳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学院2018级已经开始参加了此次分享会。此次论坛由学科秘书任晓敏老师主持。

首先,陈璐从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的概况、论文分享、个人感悟三个方面向大家分享了她的心得体会。其中她又着重给大家分析了两篇论文——《算法革命:传播空间与算法体系重构》和《从需求到体验:在线知识付费用户行为的底层逻辑》。其次,陈昊从“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一些误解”入手,着重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断章取义看马克思新闻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放在实处”三点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党报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他认为在国际传播中,国家应该放低姿态进行“弱传播”,构建国家姿态。李东英同学则阐释了后阅读时代新闻形态变迁引发的新闻乱相,以及后阅读时代新闻生产的主导性坚守问题,详细地分析了真相/后真相的话语危机与新媒介的传播境遇。接着,朱科同学分享了一种新型传播方式——戏谑化传播。她指出随着公民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舆论机制的不断完善,媒介议程的正向引导,戏谑化表达的正向效果会越来越明显。随后,张全菊阐述了网络评论用户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注意力的分配过程。最后,赵阳从媒介的使用、信任中国资讯内容行业的可信度两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汇报分享会结束后,任晓敏做了最后总结并对同学们的发言予以充分肯定。任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学术论坛去丰富自己的学术知识,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当面对疑难问题时,要充分学习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在场的同学们认真聆听,获益匪浅。(摄影:林菲 商雷涛)

供稿审核人:修蕾

编辑:梁佳敏

审核:王庆荣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