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10月22日下午齐鲁文化研究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重温铁道兵精神,铭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在齐鲁文化研究院团委书记、学生支部书记李莉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参观了中铁十四局博物馆和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博物馆,这也是齐鲁文化研究院基层党建品牌“齐鲁红船——齐鲁文化与党性锤炼提升项目”之一。
首先,博物馆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了铁道兵第四师的光辉历程,同学们为铁道兵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所感动,学习了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战斗作风和革命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志愿军铁道兵团担负朝鲜战场铁路抢修工作,保障军运,支援前线作战,为志愿军前线打造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随后,大家继续参观了数字雕塑、互动投影、水晶沙盘等先进科技的展示。同志们通过观看中铁十四局集团在祖国铁路、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的一项项成果,看到铁路成为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对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了更实际的认知、更坚定的信心。之后同志们又来到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博物馆,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大盾构技术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在这些方面取得的世界级科研成果感到自豪和骄傲。
最后,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感受入党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参观结束后,支部师生都感慨万千,支部书记李莉谈到:每个国家、民族乃至每个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都会迸发出一些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并成为激励这个国家、民族和企业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铁道兵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都是这样一种精神动力,因此,每一名党员同志都要认真学习,把这种精神自觉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忘初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刘春红谈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古有愚公移山的传说,今有中铁十四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党员同志也要学习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罗琳谈到:“铁道兵在国内和平建设时期,担负了新建铁路施工的重大任务,彰显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志在四方,艰苦奋斗,胸怀祖国的伟大精神,在共和国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摄影:贺善雯)
供稿审核人:颜春杰
编辑:王艳晴
审核:崔翠翠
Copyright 山东师范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